元青花瓷的釉层分类【元青花瓷的釉层】
元青花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烧成温度,这样就能相应地改变釉的配方 。
景德镇瓷器的釉面历来是用釉果掺以釉灰配制而成,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煅烧后含氧化钙达90%左右 。唐宋时,景德镇瓷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 。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 。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 。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 。明初青花瓷的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 。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 。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 。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 。
元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分三种:
(一)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 。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 。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 。
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 。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 。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 。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
(二)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 。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 。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
(三)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 。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 。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 。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 。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 。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 。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
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 。从残器看,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都呈现出浅色的火石红边线 。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即小气泡破裂状) 。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 。釉面手感温润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过于光亮或有较强的光亮点,则值得考虑 。
【元青花瓷的釉层分类】
推荐阅读
- 外来媳妇本地郎COCO和列有银结婚多年 现实中的她却饱受情伤
- 下 明、清官窑瓷器的品种
- 焦俊艳张翰秘恋 还是多关心她的男友风穿搭吧
-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上 明、清官窑瓷器的品种
- 宋雨琦终于从卷发变直发 看到她的外八刘海
- 图 明、清官窑瓷器的造型分类
- 图 明、清官窑瓷器的款式分类
- 招行的信用卡哪种比较好
- 青花瓷分类方法—按装饰技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