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壶的造型分类(下)凤首壶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 。又称龙凤壶 。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 。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 。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 。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 。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 。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 。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 。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 。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 。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 。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
清康熙 青花五彩描金凤首壶
龙凤壶见“凤首壶”
龙首壶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 。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 。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
双鱼壶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 。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 。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 。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 。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 。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
鹦鹉形壶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 。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 。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
执壶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 。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 。……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 。”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 。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 。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 。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 。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 。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 。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 。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 。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 。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 。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 。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 。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 。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 。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 。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
内管壶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 。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 。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 。1986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 。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 。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
人首鱼龙壶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 。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
鸳鸯形壶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 。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
鸡冠壶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 。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 。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 。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 。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 。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 。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 。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
多穆壶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 。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 。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 。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 。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
僧帽壶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 。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 。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 。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 。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 。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
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 。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 。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 。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 。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 。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 。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
大扁壶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 。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 。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 。底部为弧面 。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 。均为青花制品 。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 。背面无纹饰 。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
莲瓣壶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 。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 。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
字划壶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 。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
茄式壶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 。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 。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
鼻烟壶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 。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 。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 。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 。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 。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 。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
香壶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 。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 。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
贲巴壶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 。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
【下 古代陶瓷壶的造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