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耙耳朵 莽莽四川话什么意思

过日子的耙耳朵
四川男人的顾家全国闻名,为此还诞生了一个专有名词:耙耳朵 。(注1)
耙耳朵是个标签,是个圈子,也是四川男人对家的态度 。
四川男人对于“耙耳朵”这个标签是接受的,能叫“耙耳朵”的男人都是可靠的 。身上一旦贴上这个标签,女同事大多都会引出表扬的话题,“你看隔壁办公室的老李好持家哦” 。
“耙耳朵”男人之间自成一个圈子 。以后大家都是一个锅里刨食的兄弟了,又多了一个互相打趣的战友 。被洗刷的时候,都有人站出来帮忙搭腔说,“老李不是怕老婆,是尊重这个家 。”
每到逢年过节,很多四川人家头都是男人下厨掌勺,遇到女人帮忙还要理直气壮地吼两句,“老子想做八个菜就八个菜,你个人去看电视耍手机,不要在厨房头碍手碍脚 。”
进了“耙耳朵”的圈子,就要遵循“耙耳朵”的传统,四川男人耍朋友之后地位不知不觉就下降了 。自从耍朋友结婚之后,食谱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
“红烧肉里面的肥肉,粉蒸肉上面的葱花,卤肉锅盔的硬边边,喝剩下的奶茶,吃剩下的龙虾汤汤……”
结婚之后,四川男人的食谱就更丰富了 。除了婆娘不吃的东西,娃儿不吃的东西也加上食谱了 。给娃儿煮多了的,娃儿掉地上的,害怕坏了没煮熟的,也全部都进了四川男人的嘴 。
如果你问四川男人咋个想的,大概他只会长叹一句,幽幽地说道:“这就是生活 。”
过家家的姑姑筵
四川人的过家家有个专门的方言词,姑姑筵 。
【四川特色耙耳朵 莽莽四川话什么意思】几个小朋友在路边随便捡一个木头片片就是一把菜刀,拿一个瓦片就是一口锅 。树叶当蔬菜,树枝当筷子,装上泥巴就是一顿饭了 。吃饭的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
四川小朋友的游戏自然有四川人的特色,小时候还会费尽心思地找几匹火砖(红砖),摔碎了碾成粉末就是海椒面 。如果哪个再找到了深色的小石头当花椒,那绝对是今天游戏的“功臣” 。
一位师姓师傅从姑姑筵中创造了成都名小吃蛋烘糕 。一个小小的姑姑筵游戏蕴含了很多直白的人生道理 。
比如年龄的大小朋友就可以当爸爸妈妈,其他小朋友必须听爸爸妈妈的话 。
力气大长得壮的小朋友可以当大哥,小朋友都必须听孩子王的 。
长得漂亮,穿着好看的小裙子就可以当公主 。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却贯穿了家和人生的浅显道理 。
有次和朋友闲聊,发现“姑姑筵”在四川有十几种说法写法 。意思的不同,写法也不同 。
比如锅锅摇、姑姑摇、锅锅肴、过过筵、锅锅筵、锅锅窑都是“姑姑筵”这个读音衍生出来的,再比如还有咕咕宴、喀喀宴、锅锅宴等说法 。
另外还有办假莽莽、办酒酒儿,锅果宴等等的说法,重点都是在最后的吃上面 。比如“办假莽莽”就很直白,四川有个方言叫做“吃莽莽”,是专门对儿童说“吃饭了”的意思,假莽莽自然是假装吃饭的意思 。再比如说这是小娃儿随便在山上采些野果煮来吃的游戏,也是小娃儿才玩的宴席游戏,所以也叫做锅果宴 。
一个姑姑筵的小游戏,就是四川人的过家家 。
找活路的袍哥人家
有外地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四川人最顾家了,喜欢把“家”挂在嘴边 。
我问这位朋友为啥子这样说 。朋友回答道,“我经常听到四川人说话会在最后加上一个‘家’字,比如男娃儿家家,兄弟家,热天家 。”
我笑道,这是四川人的口头禅 。如果你听到有人对你说“兄弟家“”夫妻家“”朋友家“这些话的时候,就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
打个比方,有人说“我们都是兄弟家“的时候你就小心了,下面半句多半会说”是不是应该相互帮助,最近兄弟手头有点紧,你看……“
再举个例子,当有人对你说“夫妻家就是这样过日子的,吵着闹着娃儿就长大了 。“这就是典型的和事佬了,给你强调的是夫妻关系 。
四川方言里“家“的用法起于秦汉时期,兴于唐宋时代,在四川地区流传颇久 。这种有趣的语言习惯或许刚开始只是一种语气,但是到了今天却暗含着诸多隐喻和不方便开口的话,需要你个人去体会 。
如果有人对你说“兄弟家“,那不是为了借钱就是找你帮忙 。
如果有人对你说“男人家“,那多半就是要你承担起男人的责任来 。
如果有人对你说“热天家“,那多半就是要说热天该做啥子事情了 。
你看,四川人嘴里的“家”就是这么好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