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知识
【火把节的知识】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文章插图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邻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
火把节第二天:玩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
文章插图
火把节的传统价值
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文艺体育、社会交往、产品交流四大类活动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 。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 。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