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的学术内容
吴昆 , 字山甫 , 号鹤皋 , 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 。 明嘉靖、万历年间南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 。 世居歙西澄塘 。 吴昆出生于书香门弟 , 祖父吴正伦医术高超 , 医名颇著 。 吴昆幼年英异 , 为文藻思横溢 , 因举子业不售而“投举子笔 , 专岐黄业” 。 15岁学医于乡贤名医余午亭 , “居三年 , 与师谈论 , 咸当师心 。 继由三吴循浙 , 历荆襄 , 抵燕赵 , 就有道者师受之焉” , “未及壮年 , 负岌万里 , 虚衷北门 , 不减七十二师” 。 由此扩大了见识 , 丰富了临床经验 , 对各家兼收并蓄 , 奠定了雄厚的医学基础 。 行医于宣城、当涂、和县等地 , 通晓针灸方药 , 所至声名籍籍 , 活人无数 。
· 学术内容
1.精注《素问》
认为林亿等校正《素向》也还存在“彰隐不明”的问题 。 事实上 , 《素问吴注》也确是一部力作 。 吴氏力求要用简练之语言彰明经旨 。 通观《素问吴注》 , 吴氏致力医学 , 于《内经》所下功夫颇深 , 对后世启发之功是不容泯没的 。 《安徽通志艺文考稿》曾称:“中国学术皆源于道 , 《内经》乃纪黄帝岐伯相向答之语 , 虽言医也 , 而道离焉 。 吴注批郤导窾 , 深入浅出 , 治《内经》者 , 皆当读之 。 ”
文章插图
2.方剂之贡献
【吴昆的学术内容】吴氏壮年曾致力医方研究 。 这是因为吴氏从医十八年后 , 贽见过一些医家 , 其中什九既昧于经论 , 又多不谙方旨药性 , 故疗病每使病人难愈 。 为此吴氏发志取医方七百余首 , 按证排列 , 逐方发其微义 , 书称《医方考》 , 计六卷 。 这是一部从临床实用着眼的医方 。 全书分七十二门 ,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证候 。 各门首叙病因 , 次列方剂 , 再列适用证候及用法、注意事项等 。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每方后所附之方解 , 考证精详 , 文字清晰 , 很见功力 。 使读者不仅易于领会方旨 , 且可便于掌握治病用药 , 方剂加减之要领 。
3.脉学的研究
吴氏既行医于江浙 , 兼事著述 。 访医问道 , 出人岐黄 , 未常乏人 。 但有关脉学 , 白首不达者 , 亦不可枚举 , 吴氏有鉴于此 , 于是发奋著《脉语》上下卷 。 该书由浅而深 。 上卷从“取脉入式”论起 , 共十三论 。 下卷始于“脉位法天论”共五十论 。 举凡“寸关尺义” , “六部所主” , “五藏病脉” , “小儿脉法” , “妇人脉法”以及脉之有力无力 , 经络虚实 , 从证不从脉 , 从脉不从证等 , 均从临床实际出发 , 逐一论述 。 吴氏并根据王叔和《脉经》所论之二十四脉 , 除细脉未论外 , 其余二十三脉均有论列 。 又据前人说别增小脉(形减于常脉) , 大脉(形加于常脉) , 长脉(过于本位) 。 短脉(不及本位) , 毛脉(脉来浮涩) , 钩脉(前曲后踞) , 石脉(阳至而绝) , 溜脉(来如水之溜) , 疾脉(即数也 , 所谓躁者亦疾也)九种 。 共计三十二脉 。
文章插图
此外 , 有关“怪脉” , 吴氏亦论列二十四种 , 较《脉经》大有增加 。 吴氏《脉语》除论述各种脉证外 , 还论述了太素脉 。 这可能是与明代太素脉盛行有关 。 吴氏反对太素脉邪说 , 对太素脉邪说深恶痛绝 , 但他又认为太素脉论中有可采之句 , 诸如他说:“太素之说 , 固为不经 , 然其间亦有可采者 , 如曰脉形圆净 , 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 , 至数模糊谓之蚀 。 质清脉清富贵而多喜 , 质浊脉浊贫贱而多忧……此皆太素可采之句也……”(《脉语?太素脉》可采之句) 。 这些道理实际是毫无可取的 , 因为在客观上还是肯定了太素脉的某些成份 。 但是我们如果考虑到明代社会的侈靡 , 太素脉盛行有其社会基础 。 那么吴氏在深刻揭露太素脉系“巫家之教”的同时 , 又表达了他对太素脉书中的一些论点的欣赏 , 亦不为怪 。 忖度吴氏脉学主流 , 仍然不失博湛精深的 。
推荐阅读
- 吴昆的人物评价及后世影响
- 增强抵抗力的方法有哪些?
- 注意!头晕可能会带来这些损伤|头晕的危害有哪些?
- 明清时期的医事制度
- 中医药与文学的关系
- 中医治身,佛医治心,两者有什么联系呢?|佛教与中医药的关系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医皆如此|论儒学与中医药的关系
- 中药炮制学的形成与发展
- 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 黑眼圈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常见因素有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