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医事制度
医事制度,即中国古代医学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分科及考核升迁等方面的组织机构与政令 。 古代的医事制度大体是从周代开始确立,之后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步的得到了完善,到了唐宋时期,就已经基本完备 。
· 隋唐时期的医事制度
太医署的设置在刘宋时已露端倪,但史书记载过简,难于稽考 。 随建太医署,唐代扩充太医署成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医学校,与宋元以后太医局(院)除管理医学教育外,主要是全国最高医药管理机关不同,为第三发展阶段 。
隋代,太医署,隶太常寺,是医学教育和医药机关、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 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共215人 。
高祖时(589~604)仿照北齐制度,在门下省设尚药局,专门负责皇帝的医药,下有典御、侍御医直长、医师等职 。
文章插图
隋炀帝时改隶殿内省,典御改为奉御 。 又增设司医、医佐员等职 。
【隋唐时期的医事制度】
唐代,太医署因隋制且有所扩大,令、丞掌医政,府、史辅佐之,医监、医正掌教学,主药、药童司药材加工制剂,药园师适时种植采集药材,师生员共340人 。 尚药局袭隋制,增设咒禁师及合口脂匠等共96人 。 门下省另设奚官局,掌宫人及有罪后妃医药 。 在宫官中又设司药、典药、掌药三个药职及女史,专疗后妃疾病 。
—医学制度
1.隋代
隋代,在太医署中设太医博士、 助教、 按摩博士、禁咒博士,分别教授学生,又有药园师、主药、药监、担负药物教学 。
2.唐代
唐代,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分 。 医学部分有医、针、按摩、咒禁等四种,以医科为最大,培养的绝大部分是临床医生 。 药学部分有主药、药童,管理具体业务,并在京师设有面积为三顷的药园,置药园师,作为训练药园生种植药材的实验园地 。 各州府也设医学,有医药博士任教 。 唐太医署设立于 624年,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校 。
推荐阅读
- 关于温经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了解多少?
- 山海经—明天地人体共性,领略中医本来的面目
- 扁鹊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清朝的医事制度
- 关于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了解多少?
- 膀胱湿热的症状膀胱湿热有什么表现?
- 关于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了解多少?
- 脾胃湿热的症状脾胃湿热有什么表现?
- 导致肝胆湿热的原因有哪些?常见因素有这几个
- 这几个因素可能会引发舌炎,需注意!|舌炎引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