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有关牛的


有关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有关牛的

文章插图
1、汗牛充栋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 。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 。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 。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论语》中说,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天道”的问题,孔子说:“我不想说这个 。”子贡说:“夫子如果不说的话,我们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说:“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四季因它而运行,万物因它而生长 。天道怎么能说得清呢?”这也许是孔子不写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说:“自从孔子修改过《春秋》以后,给它作传的人就多起来了,当时就有五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 。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它们作注讲疏,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 。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
2、目无全牛:厨师给梁惠王宰牛 。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
【有关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有关牛的】3、对牛弹琴: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