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二十四小时内需要注意什么

生完孩子后,宝妈们的身体都是非常虚弱的 。不过越是这样,越是需要注意 , 那么产后二十四小时内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

产后二十四小时内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经历漫长的十月怀胎,终于迎来了小宝宝诞生 , 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余,快乐孕育小编提醒各位新妈妈,不是宝宝一出生就万事大吉了,小宝宝出生后24h对于新妈妈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段,及时做好24h里的保健工作 , 有时甚至抵得上月子坐好一大半 。
观察2小时
尽管分娩的任务已经完成且母子平安,但新妈妈仍需要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这是住院分娩对于母亲安全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这期间,每半小时需对新妈妈的子宫进行一次按压 , 以促进子宫收缩并观察出血情况 。
及时哺乳
在产房观察的2个小时当中,医务人员会协助小宝宝与新妈妈进行皮肤接触并练习吸吮新妈妈的乳汁 。
如果没有明显的阴道流血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平稳后,新妈妈和小宝宝就会被一同送出产房,回到母婴同室的病房休养 。
不宜立即熟睡
产后观察期间,医护人员会建议新妈妈采取坐卧位,用手掌从上腹部向脐部按揉 , 并按摩小腹部 。这样做有利于恶露排除,避免或减轻腹痛和产后出血,可以帮助子宫尽快恢复 。
所以,新妈妈产后不宜立即长时间熟睡,应闭目养神,或是小憩一下 。
产后及时大小便
产后及时小便
次解小便不像常人一样轻松,但也不必要害怕疼痛而不去主动排尿 。为避免引起小便不畅甚至尿潴留,甚至影响子宫收缩,医生会鼓励新妈妈勤喝水,勤排尿 , 且在产后4小时即可以自行第一次排尿 。
排尿时,新妈妈要尽量放松 , 可以用手按一下小腹部或使用温水袋敷一下小腹部,这样做可以辅助第一次排尿的顺利完成 。
产后及时大便
【产后二十四小时内需要注意什么】 产后新妈妈体力虚弱,盆底肌肉松弛,且由于活动较少,肠道蠕动减弱,很容易出现大便困难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排便,更容易使大便干硬,甚至排便时引起肛裂、痔疮出血等情况,给新妈妈带来便秘的痛苦,所以,产后第一次解大便切勿轻视,一般在产后12小时之内进行 。
产后尽早下地活动
通常情况下,自然分娩的新妈妈在产后几个小时后 , 疲劳程度即可解除许多,有利于快速恢复体力 , 这也是自然分娩的好处之一 。如无特殊情况,医生都会建议新妈妈在产后6~12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 。
尽早下地活动,对于子宫复旧 , 恶露排出 , 促进产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另外,产后尽早下地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还将有利于肠蠕动,促进大、小便通畅,防治便秘情况发生 。
观察出血
生产是新妈妈们要应对的第一个关口,而宝宝出生后,产后出血又是一大关需要通过 。
新妈妈可能会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出现产后大出血的现象,再有就是不正常的恶露流出,因此,产后住院期间,护士及新妈妈都要注意查看出血情况 。
观察体温
生产之时与生产之后 , 新妈妈的体温都会有一定的升高,但只要不超过一定的温度,都是没有危险的 , 也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
产后24小时之内,护士还是会每隔2~3个小时来测新妈妈的体温,同时,新妈妈也要注意自身的不适,如果出现体温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采取一定的措施 。
补充体能
很多新妈妈反映,分娩根本一点胃口都没有,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虚弱的身体正急需补充营养 。哪怕新妈妈什么都不吃 , 至少也要喝点水 , 否则极有可能会造成产后脱水 。
拒绝探视
产后新妈妈身体是虚弱的,宝宝是稚嫩的,太多人围观,容易有细菌病毒的感染 。
预防并发症
产后24小时之内会有护士帮助新妈妈进行外阴的清洗 , 但当自己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外阴 , 以免发生感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