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第二次移植、有人第三次移植……!肺科医院一天完成三台高难度肺移植手术( 二 )


肺源安全就是生命安全 。“小分队”的孙宝群在手术室有十余年工作经验 , 2019年加入肺移植团队 , 成为医院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OPO) , 专门负责肺移植供体 , 几乎每台肺移植转运他都参与其中 。“我们通常是三四人一组 , 一个主刀、一个助手、一个做台下协助、一个负责管理器械 , 团队协作、密切配合 。”每一次转运 , 孙宝群都有同样的焦灼 , “对我们而言就怕赶不上时间 , 所以我们每次都提前做好准备 。上次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先上车、后买票’ , 顺利抵达;这次取肺 , 交警为我们开道 , 航空公司特意等我们赶到才起飞 。每一次转运都是一场接力 , 多部门协调、大家全力以赴 , 最终保证了肺源安全、及时送达 。”对肺移植团队来说 , 深夜出发凌晨到达是常态 。赶飞机、转火车 , 长途汽车几小时颠簸 , 拖着转运箱一路狂奔 , 他们都不怕 , “只怕赶不及 , 耽误了病情 , 辜负了患者和家人的期待 。”
为了保证肺源一抵达就开展手术 , 天刚蒙蒙亮 , 肺移植团队悉数到位 。肺移植中心姜格宁、朱余明、何文新、陈乾坤等专家一一核对病人情况并再三斟酌手术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 肺移植中心苏奕亮与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李玉萍从清晨开始陆续转运3位病人 , 其中一位还带着ECMO 。
当“取肺小分队”抵达上海的消息刚传到群里 , 手术室内外焦急等待的医务人员又开始了一场“大动员” , 他们深知 , 肺源的安全抵达只是一个开始 , 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 。
手术组医生迅速将分离好的病肺切除 , 同时修肺组医生则对供肺进行修整 。按照原定方案 , 第一位ECMO桥接的患者成功做了双肺移植术 , 第二位COPD患者做了右肺序贯移植术 , 第三位患者则做了右肺的第三次移植 , 三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在医护人员不间断的轮班照料看护下 , 三位患者接连撤下ECMO , 并逐步开始下床活动 , 术后恢复 。
有人第二次移植、有人第三次移植……!肺科医院一天完成三台高难度肺移植手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肺移植手术 , 对于患者只是“第一关” 。术后 , 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 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等 。在康复过程中 , 患者还要克服困难进行咳嗽训练、吞咽训练和肌肉训练等 , 为了帮助移植患者做好全程管理 , 医院肺移植中心设立专职肺移植协调员 , 进行肺移植患者等待期评估、入院同步接洽、住院后同步答疑、出院同步指导 。在这里 , 每一位肺移植患者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 , 上面详细记录着患者的健康情况和动态数据 , 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帮助医生做好个体化管理并及时干预 。
如今 , 这个叫“新生班”的微信群已经有上百人 , 除了患者及“取经”的家属外 , 医院的肺移植医护团队几乎都在这个群里 , 他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身体状况 , 为了帮助肺移植患者提高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力 , 只要有患者求助 , 群里随时答疑解惑 , 为患者进行辅导 , 帮助他们 , 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 , 迎接新的生活 。
“肺移植”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手术 , 而是整个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循环科、超声科、麻醉科等科室都在整个肺移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自2003年施行首例临床肺移植到今天 , 肺科医院肺移植团队创下了肺移植领域诸多个全国乃至亚洲“第一” , 国内第一例活体肺叶移植术、第一例肺再移植术都在这里发生 。
2021年 , 在全院各科室的通力协作下 , 医院完成肺移植手术41例 , 其中包括术前ECMO桥接的危重症肺移植、国内首例COPD合并肺癌行一侧肺全切除术后9年再对侧肺移植等 。其中双肺移植24例 , 双肺移植比例达58.5% , 围术期30天存活率达到92.7% 。同年 , 医院获批“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今年新年伊始 , 已完成各类肺移植手术8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