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蹲守竹林 这片牛尾笋成为行业标准( 二 )


“牛尾笋的监测全年共有6个阶段 。”据刘运科介绍 , 春季管护期 , 大约在3月至5月 , 主要是长势监测及病虫害防治;进入7月出笋期 , 需要根据出笋量判断母竹的健康情况;7月底至9月采笋期 , 要按照20-30厘米的标准进行采摘;9月底发笋中期要特别注意留母竹 , 这时就不能再滥采 , 要严格控制留笋数量;10月中下旬要观测退笋情况 , 也就是没有发出来的笋芽 , 通过它们判断土壤的营养;冬季还要对竹林的老鞭进行清理……“总之 , 我们一边监测一边处理 , 确保竹林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很好的管护 。”刘运科表示 。
全程科技护航
牛尾笋产量翻了5倍
“按照你们的方法 , 我家竹笋的产量每年都在提高 。”仅仅三年的时间 , 袁晓家的竹林就见了效益 , 产量比往年翻了好几番 。
牛尾笋属秋笋 , 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 , 阳光适宜、水源充足的区域 , 为四川龙门山脉地区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区所独有 , 是成都西部龙门山脉“土生土长”的“山林味道” 。崇州市文井江镇是现在种植面积最大、最完整、最集中的牛尾笋生长地 , 约2万多亩 。与传统的春笋相反 , 崇州牛尾笋采摘期从每年8月开始 。作为“秋笋”中的佼佼者 , 崇州文井江镇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虽然守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块金字招牌 , 但山里的竹农对牛尾笋一直是“放养”状态 , 由于缺乏技术 , 他们种植的牛尾笋良莠不齐 , 一亩只能出产300—400斤;而自从科技特派团队来了 , 大家才知道原来种竹子还有这么多讲究 。“现在我们一亩地可以产1500斤 , 而且品相更好 , 价格也更高!”大坪村支部书记袁明志说 。
从300多斤到1500斤 , 5倍的产量提高源自于长期的科研 。据肖前刚介绍 , 多年整合省市县级科研项目 , 从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抗逆性、丰产性及竹林下综合利用等进行系统研究 。
“现代农业 , 需要现代的种植管理方式 。”肖前刚告诉采访人员 , 仅仅在这片牛尾笋基地 , 他们的团队已先后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 , 研究出8项科技成果 , 并带着这些成果为农户们服务了5年 , 他们帮助当地制定的牛尾笋产品标准成功通过四川省标准备案 , 成为了通用的牛尾笋选择依据 , 目前 , 专家团队正在牵头制定牛尾笋种植标准 , 为下一步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
不断选育提升
让龙泉山竹林清幽
“我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 我们希望把这个优质品种再提升 , 并推广到适宜地区种植 , 让更多山区群众能够增收致富 。”因此 , 专家们的科研课题都很有针对性:
省育种攻关课题重点将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 , 不仅有助于本地打赢种业翻身仗 , 还将通过研究发笋机理 , 利用染色体加倍、基因排序等科技手段 , 将原来野生的牛尾笋“驯化”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
成都市级科技课题则注重于商品性 , 除了产量提高 , 品质提升也是选育的重点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选育 , 在现在改良版的基础上再稳定增产至少5%;同时让牛尾笋中氨基酸和水分含量更好 , 口感更脆嫩 。“简单地说 , 就是为农户们选育出更容易种植、品质更高、效益更好的种苗 。”
而在成都市公园城市生态产业规划中 , 笋用竹既能起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作用 , 也是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保障 。围绕上述要求 , 肖前刚带领的博士团队还致力于扩大牛尾笋的适生范围 , 同时注重产业链延长 , 服务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 , 从崇州起源的牛尾笋正在龙门山脉一带大力推广 , 面积已达3—4万亩 。“根据规划 , 未来5年 , 还将依托课题研究成果 , 让牛尾笋推广到更多区域 , 为市民提供更多美味的竹笋、清幽的竹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肖前刚说 。(姜小禾 成都日报采访人员 陈泳 粟新林 文/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