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怎么读 千古人情不相违:《诗经》究竟应该怎样读?( 二 )
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诗经》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之所以具有“得与失”的功能和“止邪止邪”的社会效应,恰恰是这个原因。
如果抛弃了这个灵魂,只关注它的“唱功”和所谓的“文学本质”,就等于放弃了本质,走到了尽头。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诗经》的价值并接近它,就必须纠正20世纪形成的偏见,从“文道合一”的角度把握《诗经》的真正精神。
第二,要摆脱把《诗经》当成“古典文学知识”的观念。
【违怎么读 千古人情不相违:《诗经》究竟应该怎样读?】20世纪,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三个:
第一,“唯物主义”认为文学是客观存在的,它有自己的规律。文学研究就是研究文学的运动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当下的创作。
二是进化论,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发展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史。
三是“传承论”,认为古代文学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可以丰富民族文学的宝库,成为我们今天创作的知识资源。在这三种理论的观照下,《诗经》成为了一种经典知识。
这种“知识”的意义在于了解,即了解中国文学时期的诗歌形式,了解傅比兴对后世诗歌艺术的影响,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帮助理解和阅读古典文学。
许多人读《诗经》是为了掌握知识,获取古代信息。《诗经》的精神意义就在这个概念里迷失了。
显然,这极大地影响了对《诗经》的正确全面接受。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三个理论不好,而是说仅凭它们不能认识《诗经》。
在这个概念下,我们只能找到《诗经》作为客观存在的意义,却很难把握其内在精神。要知道文学中有知识,但文学不是知识。它是一种有思想、情感和灵魂的生命形式。对于她,我们不能用对待知识的方法去分析她,去把握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她,去感知她作为精神存在的意义。
文章图片
第三,“创新”的概念必须打破。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很多方面确实需要创新。但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更需要的是“务实”、“正直”。可以在“坚持诚信”的基础上“创新”,但不能刻意“创新”。只有在原有基础上自然产生的“新”才是活着的。
孔子说“言而无行”,“言”即“正”,“行”即“创新”。“描述”比“制作”更难,因为只有全面把握前人的成果,才能准确“描述”;而“做”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能做出另一个。
目前在人文学科中,“创新”意识太强,好像“新”就是好,“旧”就是没有意义。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有些人对《诗经》的理解方式不正确,不忍心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合理性。而是立志求新求深,接近“脑筋急转弯”的方法。所以“新理论”看了就出现,跟了就没一个能执行。
这些人“创新”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产生结果,写文章。一般读者分不清对错,但觉得新奇就好,新奇能激发对知识的兴趣。这样自然很难把握《诗经》的精神实质,也不可能有耐心去理解它的真谛。
总之,《诗集》的观念侧重于诗歌的艺术形式,“古典知识”的观念侧重于《诗经》中的文化知识和信息,“创新”的观念侧重于自我表现,其目光投射的是《诗经》之外的一切事物,忽视了诗歌的内在精神。只有排除了这些概念上的障碍,我们才能接近诗经。
就具体的阅读方法而言,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孔子“思而无邪”的读诗方法,即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诗歌,不要想错,不要想恶。诗经是中华文明建筑的支柱之一,与建筑的存在息息相关。如果她歪了,说明楼塌了。
推荐阅读
- 老公的前妻总是在骚扰我,我该怎么办?
- 当男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女人应该怎么办?
- 女生遇到渣男怎么办?
- 男人已经不再主动了,聪明女人会怎么做?
- 怀孕期间老公“开小差”,我该怎么办?
- 怎么追无恋爱经历的女生?其实一点也不难
- 女孩子外冷内热,怎么办?
- 冬季连阴天蔬菜“面黄肌瘦” ,听听专家怎么说
- “要么宅着不出门,要么浪到不回家,我家孩子怎么了?”
- 2021元歌皮肤设计大赛开启,后羿无违规,护卫队无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