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bot Chatbot 产品经理指北(二):分类( 二 )


智能硬件,目前主要包括手机的各种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未来可能会增加可穿戴设备。
独立应用,顾名思义,就是移动应用,比如replika,Migu Lingxi。非独立app指的是依附于其他应用的chatbot,比如依附于手机淘宝的阿里小米。
1.智能硬件
如果你的聊天机器人产品是由智能硬件承载的,你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发现应用场景。
以智能音箱为例,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包括:播放歌曲、查询天气、设置提醒等。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手机完全能够完成以上三项任务,那么用户为什么要使用智能音箱呢?简单来说,智能音箱在特定场景下比手机更强或者更方便。
回到家,想放松一下来段音乐,你会选择手机的扬声器还是智能音箱?显然,智能音箱在这里胜出的原因在于它就是个音箱,在播放音乐这件事上有天然的优势。(比手机更强)要出门了,你站在衣柜前思考今天穿什么,你会选择找到手机,打开其中的天气app,还是直接喊一声:“天猫精灵,今天天气”?智能音箱的一个优点在于只要吼一声就能获得服务,如果手机不在伸手可触及的范围内,那从方便的角度来说,智能音箱也是拥有不少优势的。(比手机更方便)难得有空下厨,主菜需要小火慢炖30分钟,你会选择洗干净手,找到手机设置30分钟的提醒,还是直接说一声:“小度小度,30分钟后提醒我关火”?和上一个场景类似,用户不方便使用手机(手很脏),因此通过语音交互来设置提醒是更方便的。(比手机更方便)当然,智能硬件不仅仅是智能音箱,还有智能手表和手机自带的语音助手。总之,你需要找到与之竞争的产品(往往是移动应用),然后找出在哪些场景下智能硬件可以做得更好更方便。
我认为智能硬件方向的chatbot前景最光明:一方面,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另一方面,手机的使用时间已经饱和,聊天机器人向app方向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
2.独立应用
如果你的聊天机器人是你手机上的独立应用,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突破点,提高产品的用户粘性。
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年,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深刻变化:
手机app全面进入存量市场,原先的增量市场已经不复存在,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各家厂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头部效应凸显,用户绝大部分手机使用时间被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几大寡头瓜分,处于长尾中的产品被逐步弱化甚至淘汰。目前chatbot缺乏杀手级应用,在手机使用时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提高第二天的留存率非常重要。
我的建议是尽量避免聊天机器人,这纯粹是聊天。这种机器人的定位是提供有趣的聊天,帮助用户消磨时间。但其实聊天机器人面对的竞争产品更多的是游戏、短视频、直播等娱乐性、互动性产品,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
就像微软萧冰,你最后一次主动找ta谈话是什么时候?萧冰偶尔会主动“骚扰”用户,以示存在感。
在碎片化、娱乐化、无脑化的时代,聊天不是好的消遣。尤其是目前的聊天体验并不尽如人意。
3.非独立应用
如果做一个附着在app上的聊天机器人,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会区分功能,哪些适合使用对话机器人,哪些不适合。因为在这样的产品中,既有chatobot又有传统的按钮功能。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chatbot有什么优势?这个问题很大。我打算在第四篇(也就是下一篇)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这里有两个简单的例子。
一次自助游的规划,包括预定酒店机票、确定景点、安排行程路线等等。要完成这些工作,你往往需要下载旅游攻略、酒店机票比价、阅读若干游记、询问当地朋友等步骤。如果有一个chatbot能聚合这些信息,通过简单对话就能提供参考行程,你觉得如何?事实上,定制旅游行程已经是一门生意,有不少从业者,如果能将他们的知识固化下来,是不是能有所作为呢?机票预订是不是一个好的应用场景呢?和行程规划对比,机票预订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确定日期和时间后,寻找尽可能便宜的机票即可。传统的机票预订流程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了,利用chatbot并不能带来额外的优势。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已知新体验和旧体验差别无几,同时存在切换成本,因此我觉得机票预订不适合使用chatbot来实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非独立app最常见的模式是智能客服机器人。这是chatbot最成熟的商业应用,为很多企业降低了人工客服的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