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五 )


蟹黄面每年只在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卖 , 选用一只4两半以上的公蟹和一只3两半以上的母蟹 , 蒸熟后剔出公蟹纯膏、母蟹纯黄 , 不含一丝蟹肉 , 然后以荤油、姜末等佐料细细炒制 , 炒好的浇头色泽深黄 , 油光透亮 , 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现炒的浇头 , 趁热倒入面里 , 蟹黄和蟹膏经过高汤、肥膘的煎熬 , 裹上了每一根面条 , 浓浓的蟹香扑鼻而来 , 谁舍得一下子吃完呢?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虾仁蟹粉面
大闸蟹最好吃的秋天 , 还可以来碗虾仁蟹粉面 。蟹粉面使用大闸蟹除蟹黄以外的蟹肉、蟹膏等 , 配以虾仁炒制而成 , 十分土豪范儿 。吃蟹粉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讲究:如果点的是汤面 , 应该用筷子夹起来吃 , 不要将浇头倒进碗里 , 否则蟹粉融入汤中 , 味道会被稀释 , 尝不出蟹肉的味道;如果点的是干面 , 可以将浇头放到面里搅拌均匀再吃 , 这样每一根面条上都会沾着美味的蟹肉 , 味道美极了 。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蕈油面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极品蕈油面采用的是野生鸡孵蕈 , 并且用农家菜油 , 加以八角、丁香等佐料 , 爆炒而成 , 所以吃起来会有菜油特有的香味 。常熟风味的鲜汤 , 配上山珍野蕈的鲜嫩、爽滑 , 真应了那句“香留齿牙麝莫及 , 菘羔楮鸡避席楫 。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冻鸡面
冻鸡面曾是苏州传统冬令面的代表作 , 但由于由于制作工艺繁琐 , 加上老一辈面点师的逐渐隐退 , 冻鸡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渐渐退出江湖 , 从此失传近半个世纪 。
冻鸡面的制作工艺确实相当复杂精细 , 一只生鸡到最后呈现在餐桌上 , 要经过8-10个小时 。原料要选择放养的草鸡 , 而且规定要用8个月到1年左右的公鸡;鸡肉要经过浸、漂、洗、焯这几个步骤 , 焯过的鸡块再每块洗清血水 。以上这一整套流程要循环整整2次 , 花费2小时左右 , 才能保证最后的“冻”晶莹剔透 。上锅之后 , 文火焐5个小时左右 , 调料辅料一次到位 , 过程中不开盖 , 焐好装盘自然结冻 , 一盆色泽透明、鲜香嫩爽的冻鸡面浇头才算大功告成 。而待天气一暖 , 这鲜香Q弹的鸡肉冻就冻不起来了 。看来《苏州日报》所称“做碗冻鸡面用上绣花功”绝非虚言 。
这冻鸡面吃起来也十分讲究 , 千万不能把浇头直接放进面汤里 。所有的精华就集合在这个“冻”里 , 老饕客们会先吮吸鸡块上面的冻 , 晶莹如琥珀 , 追求其原味;吃完冻之后再尝一口热乎乎的面汤 , 嘴里寒与热的交织 , 让许多老饕客们吃的“热泪盈眶” 。
双凤羊肉面
说到吃羊肉面 , 苏州一带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双凤羊肉面!双凤羊肉面,又名双凤肥羊大面,是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中之一,以酥、浓、香、肥著称 。双凤羊肉历史悠久 , 早在明代弘治年间就有对羊肉的赞美诗云:“秋风乍过西林寺 , 已闻深巷羊肉香” 。
双凤羊肉面所以在众多的羊肉面中脱颖而出 , 有其一套秘传:首先是选购山羊品种 , 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 , 以选用2-4颗牙的羊为主 , 这样的羊肉 , 肉质肥而不腻 , 而且柔嫩适中 , 是为上选 。第二 , 讲究宰杀 , 必反复洗净羊肉 , 肉质肥而不腻 , 加工中反复的清洗、去毛 , 弄好的羊肉干干净净的 。第三 , 锅底置盘去壳新稻草芯草把 , 以防焦锅;锅之四周满塞白萝卜 , 以除膻味 。第四 , 宰杀后将肉分档下锅 , 肉质较老的置下层 , 肉质嫩者置上层 , 然后再加佐料 , 文火焖煮 。其面汤用烹羊原汤熬制 , 要熬得浓而不浊、油而不腻方用之 。其面以手工制之 , 俗称“跳面” , 其特点是面条细、柔、滑、韧 , 入水便熟 , 久煮不烂 , 口感极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