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战略关系( 二 )


黄海是中国海上的国门,也是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上战略通道。对马海峡则是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及亚洲大陆间往来的捷径,也是连接日本海和黄、东二海的战略通道。历史上,海陆军事强国的海军力量是否能够足以掌控黄海和对马海峡制海权,进而跨海投送兵力,影响半岛周边战事局势,在战略上至关重要。为解决高句丽和百济,唐将苏定方曾率超过一千九百艘战船和十二万以上兵力登陆仁川,在东北亚登陆战史上实现了数量上的“空前绝后”;而在东征后期,翻了脸的新罗发展上百艘战船的常备舰队,把不再维持海军的唐朝赶出半岛海岸线。甲午海战使得黄海东海的制海权归于日方,从而加速了清朝的失败。
此外,气候因素也提升了海权的战略价值,因为半岛的寒冷气候不利于长期的陆战,尤其是长期的行军运输。半岛地处北温带,冬夏长,温差大。冬天,受西伯利亚气团影响,西北季风呼啸。7月和8月是雨季,台风经常经过,造成暴雨和洪水。陈寅恪曾指出:“东北冀辽之间的雨季是旧历的六七月,是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的寒冷冰冻期。所以,如果你想以关中遥远的距离之力制服朝鲜,夺取辽东之地,那么在冰封期已过的雨季,你将在短时间内赢得整个胜利。否则,雨、泥、冰、雪和寒冷都在军队和马匹的攻击中。运输谷物非常困难。遇到长期坚持的强敌,要么被打败,要么被打败。”隋唐时期辽东沼泽众多,山地高原地形占朝鲜半岛面积的3/4以上。高句丽和新罗都有在主干道上修筑山城的传统,这使得隋唐军队在辽东土地上的每一步前进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和时间、物资消耗。前期寒冷,沼泽和众多山城构成行军障碍,使得后勤补给更加困难。古代大陆大国虽然可以对半岛进行干预,但一旦因山地和气候问题而与半岛国家陷入胶着状态,其优势力量将在寒冷的山区逐渐消耗殆尽。历史上,几乎任何一场朝鲜半岛的国际战争,都曾在寒冬里出现过僵持和消耗。华北平原绕渤海的陆路通道漫长而艰难。因此,隋唐可以利用海军在半岛南端登陆开辟桥头堡,派遣军队,形成海陆合作的战略态势,降低后勤成本,改变北方山区相持不下的局面。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不平衡,战争主要依靠军队,而美军可以利用海上优势和空改善补给。然而,志愿军的革命精神和勇敢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艰苦的胜利。
三、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地缘和政治变局
朝鲜半岛容易成为海上强国与大陆国家战略博弈的焦点,而半岛与大陆唇齿相依。一旦海上军事力量崛起,入侵朝鲜半岛,中国不能坐视不管。唐朝时,日本曾试图联合高句丽,入侵半岛南部的百济,支持傀儡政权。公元663年的白江之战中,刘指挥的唐军和百济联军使日军惨败,使日本改变了国家发展路线,注重文化和制度发展,全面学习唐朝,放弃对朝鲜半岛的干涉。这为唐朝联合半岛盟友,解决高句丽问题,重建大陆国家主导的东北亚朝贡体系创造了条件。1592年,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想要漂洋过海,侵占朝鲜半岛,征服中国,很快就打到了鸭绿江。明朝为了打退日军,不得不派出军队,艰苦奋战了很多年。唐朝和明朝都没有侵吞新罗和朝鲜的想法,只是为了自己和盟友的安全击退了边缘地带海上国家的侵略,通过恢复地理结构的平衡重建了稳定的和平。
而另一方面,如果朝鲜半岛有强势政权崛起,这对中国和周边的和平同样可能是威胁因素。魏晋南北朝后期,高句丽政权逐渐崛起,控制半岛北部的同时占据了辽东半岛。隋唐建立后,高句丽阳奉阴违,不仅骚扰隋唐边境,还企图称霸半岛,灭亡和唐朝友好的新罗国,这就破坏了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性。隋唐被迫多次东征,损失了许多的士兵和船只,才打垮了高句丽,最终通过和半岛的新罗国缔结朝贡关系来实现长期和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