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 社会学家谢宇:当代中国家庭在变迁 传统依然有强大力量
谢宇教授是着名的社会学家、美国两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他在社会分层、研究方法与统计、人口统计学、科学社会学和中国研究等领域建树颇多。近日,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他主讲“当代中国的家庭变迁”。此次讲座在Zoom平台、Bilibili网站和“学术志”公众号同步直播,有超过三万名观众参与。
结婚年龄与当地房价明显正相关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了“第二次人口转变”。如果说经济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人口转变,观念变迁则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力。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可、性解放、个体主义的兴起等会造成初婚年龄的推迟、结婚率的下降和离婚率的上升,还包括生育率的下降等一系列变化。
谢玉指出,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着个人的生活安排。如今,家庭文化受到个人主义的冲击。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二次人口转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复杂特征。
数据显示,中国人的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不婚率也在提高。现在许多男女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甚至将来也可能选择不婚。
谢玉认为,经济压力,尤其是房价,是中国人结婚晚的原因之一。
谢宇团队经过研究发现,人们的结婚年龄和所在城市房价呈明显的正相关。不因此房价越贵,越需要时间攒钱,结婚年龄就越大。房价一直在涨,这便是结婚年龄推迟的一个原因。
“所以没结婚的人在没有房子的时候会很紧张,尤其是男方压力很大的时候。当然,女方压力很大。如果女孩找不到有房的男孩怎么办?因为没有房间,也有女生男生吹了。大家都问你,没有房子怎么办?人家有房,你为什么没有房?”
没房,结不了婚,晚婚,怎么办?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暂时的同居。
数据显示,大约有30%的中国人婚前同居过,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婚前同居过。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同居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同居是婚姻的前奏;第二,同居是单身的替代;第三,同居是婚姻的替代。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同居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原因。出于实际原因,人们在结婚前没有满足结婚经济基金会的要求就住在一起,比如不买房或不买房。中国的同居伴侣大多还是已婚的。伴侣的平均同居时间在10个月左右,之后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从普遍婚姻转变为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婚姻
研究还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初婚年龄上存在差异。
在现代中国,贫困的、社会地位低,往往也是教育程度低的男性,到了40岁还有接近20%未婚。以前,不同教育程度的男性虽然存在结婚早晚的差异,但最后都实现了婚姻——这在今天已经无法实现。
“我们相信,这群人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单身汉。”
女性和男性的状况相反。男性当中是教育程度低的结不成婚,而女性当中,反而是教育程度高的,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可能到了40岁还不结婚,也有可能终生不婚。
因此,谢玉团队提出了一个观点: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普遍婚姻转变为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婚姻。
“以前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以结婚,穷的穷结婚,富的富结婚,人人都结婚。而这种状态已经慢慢改变。”在教育方面,学历低的男性和学历高的女性出现了不结婚的现象。
有观众问,因为社会地位低而不能结婚的男人,会不会造成社会问题。谢玉认为,尽管中国社会存在不平等,但不构成对社会稳定的威胁。究其原因,有社会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对不平等机制的认知、对经济发展成本的认知等。
推荐阅读
- 国风游戏《凌云诺》新生官,谁才是当代“火眼金睛”?
- 预制菜迎来爆发期 当代“精致懒”年轻人要品质也要氛围感
- 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的暧昧关系?
- 当代年轻人恋爱都有哪些特点?
- 从豆瓣小组看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
- 当代文学作家 现当代作家及作品
- 刘文忠 “建党百年”特别推荐当代杰出艺术家
- 雷佳白毛女 文华表演奖得主雷佳:一个能感动你的当代“白毛女”
- 潘德列茨基去世 当代贝多芬!潘德列茨基去世终年86岁 《闪灵》配乐大师病逝
- 在调查研究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文章!邵九思在《当代江西》发表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