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中有多少关于风景的传说,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传唱很远的民歌,很多都是热爱土地、热爱乡村的风景歌曲。比如“这是新疆”——“我想唱一下我们的家乡,那是最美丽的地方。连绵的雪山是美丽的牧场,牧场下面是城市和村庄。相信很多内地游客因为《达坂城姑娘》《新疆是个好地方》《白麦子》等民歌,对新疆有着“如画”的想象。而我作为一个学者,不仅会“听到”和“看到”歌曲的缺点,还会注重民歌与乡土感的相互塑造。
在参加贵州省旅游规划项目时,我专门整理了一些《黄果树瀑布传说》的资料,发现了有趣的叙事元素,涉及地名、地貌、民族、阶级、性别、神力、价值观等问题。其中一个传说来自汉族,叙事重点是“黄果树”的神奇果实,可以召唤隐藏在瀑布深潭中的金银财宝;第二个传说是在安顺布依族第三母语区收集的,讲述了一对夫妇如何用一张特殊的网在深潭中网住牛头鱼;《传奇3》的剧情最为经典,讲述了一对恩爱的布依族夫妻被土司迫害,在神灵的帮助下逃入龙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武汉古琴台、桂林芦笛岩、新疆喀纳斯湖等许多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都有自己的传说,通常解释景点的起源,保存当地人的景观想象和叙事,反映他们的信仰或环境态度,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部分。
关于学习:人们常说“诗与远方”。诗歌一定要很远吗?
文章图片
诗歌不一定要在很远的地方
张剑飞:这个流行的短语很容易导致理解上的误解。近20年来,国内旅行趋向于尽量远离。在这种审美趣味的驱使下,西藏、云南、新疆成为目的地,出境游也尽可能的陌生。这种现象并不是当今中国独有的。在英国的历史上,几百年前,我们经历了“诗与远方”这个阶段。
壮游原本是精英阶层的地理探索和景观发现之旅,后来成为新兴中产阶级的文化模仿,最后转向日常景观发现和大众旅游。如今,许多乡村旅游的“卖点”是普通农民的生活场景和建筑。人们虽然被大自然的神力和巨大的人力所创造的“宏大景观”所迷住,但也会从乡村生活的平凡而简单的细节中获得怀旧的满足感,这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大受欢迎的社会心理基础。
从节日庆典到庭院美学,文化交融也是塑造日常风景的一种力量,在大地上留下印记,聚合成珍贵的景观资源,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作为一个景观研究者,无论是从审美批评出发,还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进入,都能发现和解读一个地方的“乡土诱惑”。
【起源树下的猎人 武大风景学教授张箭飞一句“大自然从不拉直线” “箭”指“千村一面”现象】萧迟先生的新书《诗及其山河》就是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肖骁从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史出发,回应和修正了西方山水研究的问题意识:什么是山水?我再回答一遍——风景是张力,远近之间的张力,内外之间的张力,看得见看不见的张力。
推荐阅读
- 微软史上最大收购行动,决战元宇宙的背后是「文化输出能力」?
- 有一个重男轻女的母亲是怎样的体验?
- 老公为什么会找丑的女人做女朋友?
- 吴婷和武庚的婚姻是否能够帮助他人的婚姻?
- 世上只有妈妈的孩子像块宝…在歌谣里有数不尽的甜蜜
- 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是什么感受?
- 单纯的女生你伤不起,因为过了几年,你看到她就会内疚
- 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都有哪些表现?
- 皮肤黑的人是不是不适合做老婆?
- 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男方和女方各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