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潮汕味”最浓!( 三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地理关系 , 潮州文化发展到今天也与一个人脱不开关系:韩愈 。这位来自唐朝的贵人 , 虽然在上任之时被南方瘴气吓得瑟瑟发抖 , 但他做事绝不含糊 , 治鳄患、废奴隶、兴乡学、开民智 , 这桩桩件件都被老百姓记在心头 , 导致潮州千里江山皆姓韩 。
人们把鳄溪改成“韩江” , 把笔架山改成“韩山” , 还建了韩文公祠以示纪念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突出的是 , 他在潮州掀起一股“考科举”之风 , 把“家贫子读书”刻进潮州人的基因里 。据记载 , 潮州进士在唐朝只有3名 , 到了宋朝增至172名 , 明朝160名 , 清朝142名 , 一直在广东名列前茅 。潮州人还给韩愈的 , 是一座座牌坊 。状元、进士、忠臣、孝子 , 皆是潮州人立坊的对象 , 在小小的潮州古城 , 昔日竟林林总总立了570座牌坊 , 还原成如今极具风韵的牌坊街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业、教育的发展 , 又反哺了潮州的地方文化 。这一点 , 在风貌上足以看出:
过去韩江水运虽繁茂 , 但始终不利于两岸人们生活 , 又不利于盐运收税 。于是 , 宋朝始建、明朝定型的广济桥一出 , 世人皆为之惊叹 , 称它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船来桥开 , 船走桥合 , 只要到这座浮桥上走上一遭 , 无不被潮州古人的智慧折服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许驸马府、潮州开元寺、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韩文公祠、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龙湖古寨等 , 早就用岁月的刻痕 , 兜住了古今潮州人的生活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吃潮菜 , 看潮剧
不同于大城市里的“卷”来“卷”去 , 潮州人早已过上“平平无奇”的生活:用一杯功夫茶打发早晨 , 看看潮剧 , 吃着外人驱车来才吃得上的潮菜 , 得空了 , 就逛逛手工艺市集 。
潮州人没有丝毫浪费祖宗留下来的“古汉语” , 把8个声调的潮州话化作潮乐和潮剧 。
老一辈的潮州人依然对潮剧情有独钟 。潮剧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 , 源于宋元的南戏 。剧中运用大量的方言、俚语、歇后语来表演 , 生、旦、丑、净都令潮州人无比熟悉和亲切 。
这里,“潮汕味”最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要叹潮剧 , 最好的配搭是功夫茶和潮菜 。
潮汕人对功夫茶的迷恋 , 已经到了全国皆知的地步 , 作为其中一分子 , 潮州也不例外 。
潮州的饮茶风俗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当时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有诗云:“燕阑欢伯呼酪奴 , 鸾旌凤吹光寒儒 。”其中“酪奴”就是指茶 。到了清代中期 , 整个潮汕地区喝茶已经蔚然成风 , 所以你不难看见潮汕人开车、出远门、野餐 , 都得随身带着茶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