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见证 | 唤醒内心深处的中医药情结

见证——做时代的记录者
2006年 , 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功耀没有想到 , 自己的一篇学术论文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篇题为《告别中医中药》的论文一经抛出 , 关于中医药存废争论的战火便从网络一路烧开 , 迅速升级为全民的大讨论 。
中医中药是国人该珍惜万分的国宝 , 还是该抛进历史长河的垃圾?如何报道这场风起云涌的中医存废之争?在《健康报》看来 , 中医药传承千年 ,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保健养生、医疗康复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服务和方法、智慧 , 当然不会废止 。报道应更前瞻地发出预警、更负责地反映真相、更冷静地审视问题、更深刻地剖析原因 , 为中医药事业的隐忧呼号呐喊 , 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做瞭望哨 。更重要的是 , 通过报道 , 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医药情结 。
预警: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这场在2006年10月发展到顶峰的中医药存废之争 , 其实早在4个月前就埋下伏笔 。当年6月 , 由于频频发生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 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中药注射剂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勒令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 。
一时间 , 公众对中药“安全无毒”的旧有观念受到极大挑战 。如何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健康报》资深药事新闻采访人员王乐民采写了《中药注射剂研发走到“十字路口”》 。
90年·见证 | 唤醒内心深处的中医药情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6年7月14日《健康报》第七版刊发《中药注射剂研发走到“十字路口”》
这篇报道避开绝大多数媒体采用的关注事件本身的角度 , 从中药注射剂研发入手 , 为读者细致描绘了问题出现的轨迹、内在动因、现实环境 , 指出中药注射剂之所以安全性难以保证 , 是产品研发缺乏创新性、走低水平重复老路在“作怪” 。
“中医药虽然是个传家‘自留地’ , 但中药注射剂是片‘新田’ , 是中医现代化的‘试验田’ , 不能采取‘老种法’ 。”王乐民回顾采写思路 。在他看来 , 爱护中医药 , 就要用审慎客观的眼光直视现有问题 , 及时发出预警 , 争取避开这些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浅滩和暗礁 。
剖析:直指中医“沉疴”引存废之争
事实证明 , 这样的预警并非杞人忧天 。中药注射剂事件前 , 这场关于中医药存废的大讨论还限于医界、学术界;该事件后 , 争论陡然升温 , 短短两个多月延烧至社会舆论领域 , 甚至发展到废除中医万人大签名 。
此时的《健康报》显示了冷静和理性 。中医药报道资深采访人员刘燕玲和年轻的实习生李阳和 , 一方面用大量国内外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明中医药的科学性、有效性 , 有力地抨击张功耀等人攻击“中医不科学”的无稽之谈;另一方面 , 将视线瞄向新闻背后 , 探究中医药遭遇质疑背后的自身“沉疴”——中医的西化、疗效的倒退 。
刘燕玲说 , 当时最需要传达的信息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是中医的‘被贱卖’、中医生存环境不佳 。中医政策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
90年·见证 | 唤醒内心深处的中医药情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6年10月20日《健康报》第七版
这篇《中医药界理直气壮回应非议》至今仍为众多业内专家赞赏 , 被认为“戳到了关键部位” 。其振聋发聩之语 , 也成为引导此后多家媒体中医药报道方向的指南针 。而报道中提到的根源问题 , 更引起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 多项针对性措施此后逐年出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