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采访嘉宾:
曾任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讲座教授
樊胜根教授
采访者:崔和梅林达
在海外工作35年,担任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所长10年后,樊胜根于2020年1月回到中国农业大学,准备在中国对接多年的国际经验。没想到,疫情来了。
【每日肉类摄入量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国人每天食入的肉量已经是膳食指南建议量的两倍甚至更多】范胜根生长在江苏东台的农村,经历了营养不良,见证了土地制度和政策是如何让农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这些对农村的深刻记忆成为他后续人生的方向:大学选择了农业经济学,后来成为经济学博士,在海牙、荷兰、美国等地做农业经济研究...
樊胜根教授
在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他25年来一直专注于一个话题:如何为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可行的粮食政策,以在全球范围内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他停止了原本的计划:2月和3月,他联系全国各地的学者举办研讨会,不仅通过价格来判断供应链,还帮助政府出台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让国内农产品供应更加顺畅。他还参加国际会议,呼吁各国不要在这个时候停止粮食出口和贸易。
作为国际公认的农业经济和公共政策领域的权威研究者,他在与好粮食基金的对话中表示,他觉得疫情是敦促全人类重新思考“技术效率”的时候,也是提升全球包容性的机会。
中国,饥饿的过去和超重的现在
问:在7月11日与CGTN联合举办的上一次美食对话中,你提到自己从小饥饿营养不良,还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你经常引用这段个人历史。这段历史对你有多重要?
范教授:我1960年出生于苏北东台。当时是20世纪50年代末大饥荒后的婴儿潮,因为供应恢复了,生育能力也达到了顶峰。饥荒虽然过去了,我们村基本上还是这样的状态:虽然饿了,但是营养不良。
当时主要的食物是主食,早餐粥配咸菜,中午有条件的米饭,没有条件的粥,晚上也是如此。如果家境不好,他们会整天大碗喝粥。
自然,我能吃饱,但有一天晚上,我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因为贫血,缺乏维生素A,患上了夜盲症,于是医生给我开了含铁的药喝。上大学之前,医生给了我营养良好/一般的分数,也就是勉强及格。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你通过了你的成绩,但是身体不好,你就不能上大学。
右边的黄色是生物强化的金色大米
例如,非洲相当多的儿童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对于夜盲症,传统的方法是服用补品,但费用高,过多会导致中毒。另一个解决办法是吃肉。我刚才提到的营养物质也存在于肉类中,比如铁、锌和维生素。但是,如果全部转化为肉类,当地农民会先种植农作物,然后喂养动物,这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负担。
因此,刚才提到的生物强化技术是通过生物育种的手段,将维生素A添加到食品中。孩子吃强化木薯、玉米或红薯后,免疫力会提高,在学校的成绩也会提高,长高。同时不需要增加肉类摄入量,减少环境压力,是一项双赢的技术。
再比如玉米耐高温抗虫新技术。由于高温和昆虫,玉米产量将会减少。这项技术不仅能使玉米高产,还能应对日益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如果加上刚才提到的维生素A,也是一个双赢的技术。
文章图片
耐高温玉米和这个品种的研究员科特·汉纳
推荐阅读
- 宠物专用腮红卖火了
- 光遇 :每日任务难度提高?回忆先祖要看动画,玩家:浪费时间!
- 漳县:牛产业越来越“牛”气
- 每日防疫海报丨严防“奥密克戎”输入风险 这些要点不能忘
- 每日话题:玩家开始期待转服,换服不换手机,官方或许可以考虑
- 每日辟谣|瘦人不会得脂肪肝?真相来了!
- 【每日镇星】别山镇:多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 泉州这家超市刚刚传出!海鲜肉类全部5折,还能免费领10斤大米……
- 【每日镇星】东二营镇亮出硬核“硒”引力
- 【青未了·每日微型小说欣赏25】(英国)凯·杰罗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