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平台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个人简历信息不仅成为黑产品链中的商品,更成为欺诈团队精准欺诈的工具 。大量简历流向“黑行业”的源头是智联招聘、51job、猎聘等网上招聘平台巨头 。随着企业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的深度融合,利用个人数据信息侵扰群众工作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滋生的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愈演愈烈 。个人基本信息技术保护研究领域乱象为何难以禁绝?数字媒体时代该如何有效保护需要我们的隐私?

招聘平台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文章插图

贩卖求职者简历却缺乏监管机制,网上招聘平台成为“黑色产业”的来源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大型网络招聘平台的简历泄露事件,智联招聘、猎头、无忧等被点名 。
【招聘平台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随便便找个卖家就能买到招聘服务平台的求职者简历,简历上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生活方式、工作发展经历、教育教学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网络黑市上怎么会有招聘的简历信息?
这些平台在企业账号上也有管理漏洞,各大平台上的简历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下载、倒卖,甚至落入诈骗团伙之手 。网上招聘行业之所以注册企业账户,大量下载后再转售简历,主要原因是平台业务模式是以"简历下载"为会员服务内容,"只要收费就可以下载简历,至于下载简历后如何使用则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 。事实上,下载后的简历流量很难管理和控制,未经求职者同意或通知下载是一片混乱 。要从根本上堵塞随机下载和转售简历的漏洞,关键是要完善招聘平台的技术和服务,改变传统的"卖简历"的盈利模式 。其实,招聘网站上的用户进行个人通过简历管理信息被泄露、倒卖,并非首次出现的事,那么在数字媒体时代该如何有效保护需要我们的隐私?

招聘平台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文章插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刑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方面都有一个关于环境保护自己个人数据隐私、相关技术企业管理平台不得违法行为侵犯的规定,但从司法社会实践看,更多侵权案件受到刑罚的主要是盗取隐私信息的个人,而网站、平台则基本不用承担任何一种责任 。从谁受益谁担责的角度讲,网络资源招聘工作平台经营者需要通过研究提供人才招聘便利,从中收获了流量等利益,如今其平台系统出现员工招聘简历被非法收集买卖的问题,当然难辞其咎 。
对监管部门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持续形成高压态势 。除了加强立法,加大打击力度,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外,还需要进一 步防范网络主体等主要责任信息收集者,督促加强内部监督和自律,用防盗、防篡改等技术手段筑起一道"防火墙",有效解决个人信息滥用、个人信息数据管理问题 。

消费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