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神器救了我的大明国,三眼铳还是闷棍
文章插图
【是何神器救了我的大明国,三眼铳还是闷棍】清末西方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殊不知早在明朝时,中国的单兵就开始有了防弹衣和连发枪 。
明朝为什么会发展出“防弹衣”和“连发铳”哪?当时明军和日军作战的时候发现,日军使用的鸟铳威力强大,为了遮挡弹丸,于是使用大棉被抵挡弹丸,但在实战中发现棉被效果有限,因此宋应昌建议,在日军的火枪射程以外用炮攻,等日军放了枪,换火药的时候,再向前冲锋到三眼铳的射程内,这个时候三眼铳就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为避免明军伤亡,士兵采用棉被、钢板等防弹;哈哈,是不是有一种现代感,到2000年代很多国家的军用防弹衣,其实也是采用的插片的方式,将一片片防弹板插在衣服中防弹使用 。
三眼铳
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明军的这一套战法也被日军学会了,日军也等明军发射了要换弹药才冲锋,这个时候老祖宗的另一大法宝又派上用场了,吃了亏的明军,开始在开战之前到处放鞭炮,日军以为明军放了枪,于是开始冲锋,实际明军的三眼铳还没有放,这个时候三眼铳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
是不是很厉害,五百年前的明代,我们就发明了机关枪和防弹衣,哈哈,各位看官这可不是吹的,日本就有记载 。
日本人写的《德川家康·乾坤梦》中详细记载了与明军交战时明军的单兵装备:“子母炮”、“防弹衣”,文中记载明军在近战中使用了一种威力惊人的火枪,有三个枪口,可单发,也可三连发,而且枪枪上插有刀刃 。由于日军早期使用的火铳比明军的火枪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所以明军使用了“防弹衣”,这种防弹衣分为两部分,外面是红色的毛毯,里面是被切割成三、四寸平方的钢片,衣服有很长的下摆,盔甲、护臂也都是钢制,刀枪不入,戚家军就有用三眼铳 。
文章插图
戚继光石像
各位看官可能会问,明军有这么厉害的单兵大杀器,为什么最后会败给金兵呢?
要知道铳的使用方法很麻烦,要先装火药和铅弹,然后发射,完了又要重复,而北方人性子急,所以当时流传一种说法,"南方有鸟嘴致胜,北边有三眼闷棍破敌"之说,也就是南方人靠火枪致胜,而北方人把三眼铳当闷棍使用破敌,据戚继光的说法,不仅北方的兵不擅长使用铳,北方的工匠也不擅长制作铳,最后明朝唐顺之上奏:"请令东南军门,取其精者数十管,而与善点放者数人至京师,陛下令大臣阅试之,使知有此器而不用,以保全虏人之腰领,其亦可惜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军中将领选一些擅长使用的,在首都放给皇王和大臣看一下,如果我们有这么牛B的东西,只当闷棍使用太可惜了 。
其实明朝的时候中国的热兵器发展是很快的,而西的佛郎机子母炮、快抢、鸟嘴铳也是嘉靖年间普及的,有此看出,当时的中国兵器和世界先进水平应该是相当的,只可惜清朝时期,清人认为火器是异端邪说,只在满八旗少量使用火器,而全国的军队又回到了刀枪棍棒的冷兵器时代,并严令民间不得研究、制作火器,这就是为什么英法联军攻打天津时,直隶提督乐善督众用鸟枪、抬枪和弓矛等奋勇杀敌,其中鸟枪、台枪比三百年前的明军还落后,更不用说弓矛等冷兵器 。
推荐阅读
- 古代发生“蝗灾”时,为何灾民宁愿挨饿也不吃蝗虫!
- 雍正圣旨12则:朕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 八达岭长城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 打工人是什么梗 打工人出自哪里
- 美味可口的羊肉汤做法教程
- 离心风机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
- 事业单位公积金没有按国家要求的比例缴纳,职工如何维权?
- 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社保是否能一次性交清,还是要每年上交?
- 公积金还房贷怎么扣款?是直接在公积金里扣么
- 办公室如何养生,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如何养生保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