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12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 半信史时代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回溯,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真正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历史,只有两千八百多年 。
到西周周厉王时代的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的841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年代记载,帝王世系、历史事件和年份才能对得上 。
从这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叫作“信史时代” 。
就是所有的历史都是明确可信的了 。
在这以前,夏商两朝和西周前期,都叫作“半信史时代”,意思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是部分可信的,但有一点模糊,不很明确 。
更早的伏羲、炎黄时代,就被称为“传说时代” 。
再早的盘古、女娲时代,则被称为“神话时代” 。
三者的准确性依次递减 。
当然,不是说这些朝代不存在,伏羲氏是《易经》之祖,以《易经》的深厚底蕴,我是坚信可以追溯到伏羲氏那样一个遥远的年代的 。
商周两朝也有大量的甲骨、青铜器文物保存至今,这都是可以证明这些时代存在的确凿证据 。
只是,没有一个年份的话,研究起这些历史来,就容易混乱 。
上古史史料众多,各家说法不一,究竟该信哪一种,怎么把它们统合起来,缺少一个标尺 。
二 史书众说纷纭
非常幸运的是,中国是一个有史官的国家 。
夏商周三朝都设有史官,掌管祭祀、占卜、图书、天文和修史等等各项历史文化工作 。
像周文王的史官编,就为周文王卜出了狩猎将猎得“霸王之师”,助周文王访到了姜子牙 。
夏朝太过遥远,但是商朝和周朝的许多年份是有明确记载的 。
我们都知道,周朝有八百年 。
但这个八百年只是个约数,到底是868年,还是791年,说法不一,而这中间差出了快100年 。
又比如,《礼记》记载周文王活了97岁,周武王活了93岁,这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 。
《史记》又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伐纣之前两年,曾经大举出兵,在孟津会盟了天下的八百诸侯,然而在这之后,周武王居然仿佛脑子坏掉了一样,不顾东征的军情暴露,不顾纣王引起戒备,不顾八百诸侯的反对,收兵回镐京(今陕西西安)了 。
于是乎,后世为了弥缝这段历史,把故事说圆,给周武王编造了许多事后诸葛亮式的理由,表示他是多么的高瞻远瞩,又要震慑纣王,又要试探诸侯们对自己的服从性,全然不顾这在军事上是作死的玩法 。
其实这很可能就是《史记》把年份给搞混了,把周武王的一次东征写成了两次 。
三 武王伐纣之年
因此,商周两朝的年代中,真正难确定的,就是周武王到周厉王共和元年(前841)的时间跨度 。
而周武王到周厉王共和元年的年份中,最难考定的一环,就是武王伐纣,牧野之战这一年的年份 。
历代史学家为了考证出这个年份,穷尽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力去钻研,简直是飞蛾扑火一样,足足给出了44种说法之多 。
【我国历史上有12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从最早的公元前1130年,到最晚的公元前1018年,时间跨度也超过了100年 。
幸运的是,我们当代又获得了出土文物和天文学的加持,为我们推算武王伐纣的定年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时的日期和天象: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印证了史书对于武王伐纣在“甲子日”的记载是准确的 。
《国语》《尸子》《荀子》和《淮南子》也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武王伐纣时的天象 。
200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刘次沅推算武王伐纣的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一结果被“夏商周断代工程”采用 。
然而负责“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研究》专题的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等学者则推算,武王伐纣的日期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
最终,经过国际学界的三次大规模辩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繁本报告未能通过 。
“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不能作为真正的学术成果获得国际学界的承认 。
武王伐纣之年,至今讫无定论 。
你的每一次支持,对我都是很重要的创作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