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生长发育与食性变化特点( 三 )


解剖这些阶段的蝌蚪可以发现其肠道同步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
第一阶段的蝌蚪肠道与身长之比, 由初期最长的26倍左右, 在末期缩短为1:10~12左右, 变化率达到了一半以上 。 这证明了 蝌蚪的食性在该阶段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开始对能量产生较大需求, 这从蝌蚪不再对液体、半固体高蛋白饲料感兴趣而转向配 置饲料证明了这一点 。
在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中就由最初的完全植物性消化系统, 迅速向杂食性消化系统转变, 说明了营养和能量对于林蛙蝌蚪生长 发育的重要性, 以及林蛙蝌蚪生长发育过程的迅猛远超一般青蛙的过程 。
第二阶段的蝌蚪肠道与身长之比, 可进一步缩短为1:8~12, 大多数在1:8~10 。
这一阶段蝌蚪消化系统不仅进一步在杂食性上强化, 且迅速向肉食性消化系统转变 。
对比青蛙观察其中的差别可以发现, 林蛙蝌蚪最初的身肠比值就远高于青蛙 。 并且青蛙蝌蚪到40毫米全长的时候, 其身肠比还 继续保持在1:40的水平 。 这意味着林蛙蝌蚪在生长发育中其实更属于一种对蛋白质需求旺盛的物种, 而这种对高能量的需求, 是 与其生长发育迅猛的特性相支持相支配的 。
第二阶段中蝌蚪生长到40毫米全长就停滞生长, 而尾巴开始迅速壮大可知, 林蛙开始了对体内营养的积累过程, 这个积累过程 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甚至不能不以停滞身体的长大为代价 。
消化系统的转变, 反映了蝌蚪对食物营养成分性质与结构相对生长发育需要的变化 。 如果饲料营养、环境条件不能适应这种变 化, 则蝌蚪发育不良显然就不可避免了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养殖蝌蚪最终都停留在40毫米全长上的原因 。
进入第三阶段后, 肠道与身长之比进一步缩小, 可见低于1:8的情况;而在最终的第四阶段, 蝌蚪身肠比普遍处于1:5~6的状 况下, 它们完全成为一种荤食性动物了 。 虽然它们并不拒绝植物性食物, 但其对动物性蛋白的急迫需求已经暴露无遗 。
 林蛙蝌蚪随着进入第三发育阶段, 骨骼、性腺等脏器发育对营养的需求的量与营养成分的完整性需要也急剧增加 。 如果这一阶 段得到了支持却不充分, 则蝌蚪将在50毫米左右停滞继续增长进入第四阶段的发育并保持到变态 。
之所以再次发生停滞, 是因为它们所得到的营养与能量无法使得它们继续长大 。 解剖这些标准登陆体重的变态蛙可发现, 其肝 脏发育是不良的 。 显著标志就是肝脏呈乳白色或奶黄色 。 这说明了肝血还没有形成, 也就是说连造血系统都还尚处于幼稚阶段 。  
与之相对应的是解剖登陆体重达1克的蛙, 其肝脏已经明显充血 。 而对于达1.5克及以上体重登陆蛙的解剖, 发现肝脏已经基本 成熟呈现出正常的肝脏色 。 由此可知, 为什么高体重登陆的变态蛙体质强健, 其抗御自然环境能力非常之强, 使得初期成活率可 达到100%的原因了 。 这就是说如果在第三阶段进行充分的发育生长使得林蛙蝌蚪直奔70毫米, 由此即可为第四阶段的成熟打下坚 实的基础 。
第四阶段末期, 前肢芽长出时是蝌蚪最大体重期 。 我们已经通过生产型实证蝌蚪平均全长可达到75毫米, 而平均体重可以达到 2.6克水平 。 并已经证实, 蝌蚪最大的群体性体重可达到3.7克!由此, 变态蛙的体重均在1克以上, 略加投喂就能以极其强健的体 质轻易连闯1.5克、3克体重两道鬼门关达到极高的成活率并继续保持高速的生长状态 。
现在我们可以对蝌蚪养殖效果下这样的判断;
目前所谓标准登陆体重的幼蛙本质上也是发育不良的结果 。 这就是现场略有管理上的偏差就会造成严重损失的本质方面原因, 更何况很多养殖者仅以0.3克左右登陆蛙为最终培育水平 。 试想, 这些蛙全长才13毫米左右, 而初期投喂的虫子有多大? 2龄足龄黄粉虫的全长是8毫米, 而蝇蛆的活动能力超强!如此饲料进入蛙刚刚从肠道的尽头发育形成的胃包、通过细如丝线、包裹着胰腺的十二指肠又会是什么结果?蝇蛆钻破蛙的肚子穿越而出、黄粉虫倒过来把蛙咬死有目共睹, 由此在蛙登陆的头两个月内发生大批死亡, 仅此一项都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