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生长发育与食性变化特点( 四 )


蝌蚪的生长发育与食性变化特点

文章插图

环境因素对蝌蚪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方面主要是光线的辐射使得早春冷水中的蝌蚪得到热而发育生长 。 光线不仅能够加热物体周围的空气或者水体, 使得 蝌蚪体温升高, 更重要的是光线具有辐射能 。 辐射能能够不通过加热蝌蚪周围的水体而直接把热量输送到蝌蚪的身体 。 因此, 蝌 蚪具有非常明显的趋光性 。 实践证明, 15℃水温是蝌蚪活动和生长发育出现显著差别的分界线 。 15℃以下蝌蚪的摄食量显著低于 15℃以上 。 由此可见, 养殖者必须在提高雌化率和让蝌蚪健康发育之间做出选择 。
 但是, 过度的光线输入, 会造成池水升温过高而对发育速度以及雌化率的把握产生影响 。
日常现场对光照度的管理主要通过水温变化来间接判断其合理性 。 但从全阴棚实验的结果来看, 即便在21℃以下蝌蚪适宜的范 围, 不提供充分的光照对蝌蚪的生长发育还是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
从原则上讲, 在水温波动范围符合前述要求时, 以不遮蔽阳光为宗旨 。 只有在采取其它规范手段无法维持水温在合适范围波动 时, 才采取遮蔽阳光的方法 。
但是在南方, 存在阳光紫外线辐射过强的问题 。 这时蝌蚪在水温没有达到21℃时也会表现出躲避阳光照射的现象, 这是需要现 场人员在对光照度进行管理中加以注意的方面 。
在光照和营养确定的前提下, 水温是决定蝌蚪发育的极其重要的因子 。 在过高的水温下生长的蝌蚪不仅发育过快个头小(有25 天变态体重仅0.2克的记录), 而且雄性比例高 。 它们体弱多病, 在南方黄梅季节以及高温气候中会发生大量淘汰死亡 。 这是在南方养殖中比较容易发生的问题 。 相反, 北方由于地温上升比较慢, 因此水温比较低 。 这种情况下蝌蚪发育就比较慢 。 不仅如此, 由于达不到良好发育的温度, 蝌蚪摄食量较少, 同样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 。 实践同样证明, 低水温对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而对个头生长却起着重要的负作用 。
容易忽视的是水温的层间差问题 。 一般水体随深度的不同其温度也是不同的 。 在深水体条件下, 每下降10厘米水温可下降达1 ℃ 。 热能总是有升浮的性质, 造成表层水体和底层水体温差极大, 也远超过了蝌蚪适宜的温差 。 这种温差不仅会造成蝌蚪应激反 应, 还会造成喜欢在水底活动的蝌蚪和喜欢在水面活动的蝌蚪所处的水温条件不等, 由此导致生长发育出现严重的差异 。 这是南北方建设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
尤其在水池缺乏一定坡度 蝌蚪晚间休息只能直接沉底 而水池又比较深的情况下
因此不推荐水体深度超过70厘米的情况 。
推荐水温管理规范为蝌蚪前期水温控制在10-15℃范围;中期为15-20℃范围, 日间最高温度控制在20℃及以下 。 当蝌蚪完成后肢的生长, 水温仅需控制在25℃及以下 。
采取以上规范的原因是蝌蚪各时期发育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不同所致 。
有条件采用温控法的, 可在蝌蚪长出后肢芽期将水温降低到10~15℃并保持到变态, 由此提高雌蛙率 。 但是注意这仅仅是条件, 而不是必然结果 。
对于低温下发育变态, 显然存在着不利的作用, 这需要综合进行思考决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