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告诉我们: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 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按中心问题“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 。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自然引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
文中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 不仅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 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 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 。
正如文章中所写, 由于有爱, 作者格外认真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 由于细心的观察, 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这天真的生灵的喜爱 。
文章中这种满溢着爱意的描写非常多, 作者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给人们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 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
作者说的是人鸟之间的关系, 但文章的立意也并不局限于此 。 此文着意描摹了生活, 作者在所描写的现实生活中又附丽了深刻的哲理, 因此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便蕴含了很强的寓意 。
文章丝毫也没有触及现实生活, 但谁读了这样的故事, 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 。
《珍珠鸟》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的朋友送了他一对珍珠鸟, 日久天长, 珍珠鸟就依赖于他, 生下小鸟后, 小鸟也慢慢地信任他了, 有一次竟站在他的肩上睡着了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 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精心勾勒了珍珠鸟的形象, 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 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 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 不以大欺小才能建立起“信赖”的思想内涵 。
《珍珠鸟》 作者:冯冀才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 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
有人说,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
我把它挂在窗前, 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
阳光从窗外射入, 透过这里, 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一半成了黑影, 一半被照透, 如同碧玉;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 看不完整, 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 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
文章插图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
3个月后, 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 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 我猜到, 是它们, 有了雏儿 。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 过不多久, 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 更小哟, 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 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 瞧, 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 灰蓝色的毛, 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 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