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分类学中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 隐鳃鲵科包括2属3种:大鲵属和隐腮鲵属,大鲵属在日本有日本大鲵(大山椒鱼),中国有中国大鲵,而隐鳃鲵属则分布于北美的美国隐鳃鲵,俗称Hellbender 。

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文章插图

中国大鲵
我国大鲵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市居多 。 3种大鲵的个体属中国大鲵最大,体长可达1.8米,重100千克之上;大鲵起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素有“活化石”之称,是目前所知两栖类种个体最大的动物,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营养、食用及药用等价值 。
【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文章插图

日本大鲵
日本大鲵主要分布在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国和九州的局部地区的山区河流中 。 体型大,全长一般为60厘米左右,体长可达1.5米,重45千克;身体的北面通常为灰褐色,大都有花斑,眼很小;口裂大;背面有很多疣粒、躯干部长筒形,两侧又很厚的皮肤褶;四肢肥厚而短,扁平状;尾部短 。 生活在河流的上游及水质清澈的山溪中 。 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下旬为产卵季节,一般一尾成熟的日本雌鲵产卵有400~500粒 。 卵呈黄色,直径在5毫米 。 据报道,日本已经取得了日本大鲵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的成功 。
世界大鲵的分布和种类

文章插图

美国隐鳃鲵
美国隐鳃鲵主要分布于美国东部在纽约到密西西比一带,往西抵达密苏里州、阿帕拉契山脉以及欧扎克山脉的溪流中 。 美国隐鳃鲵个体最小,体长最大为0.74米,重1.8~2.3千克 。 构造与日本大鲵、中国大鲵相似,外形主要区别在于它有一对或者左侧有一个鳃裂,身体背面为褐色或灰色,其上有许多暗色斑纹,腹面颜色较浅,头部大而扁平 。 摄食河蟹、鱼类等动物性饵料,产卵季节为9月份左右,一般一尾成熟的雌鲵产卵有300粒左右 。 目前没有关于美国隐鳃鲵人工繁殖的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