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三 )


一个人不怕死 , 却不能说他喜欢死 。 死亡是必然的 , 是不可违抗的 。 庄子对死毫无忌惮 , 而又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 。 所以他的文章中无不包括着养生全年的思想 , 甚至还写有一篇专门的《养生主》以谈自己的养生之道 。 有人以为养生全年与“死不足惧”是相抵触的 , 其实不然 , 不惧死是对自然和客观规律的尊重 , 而养生以过完天赋的寿命同样是为不“遁天倍情” , 故两者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 庄子所谓的养生并非要养到象彭祖活八百岁 , 而只要使自己天赋的寿命不受或尽量少受损伤即可 。
总之 , 道家认为 , 生死应顺应自然 , 不可强求 。 人往往追求外在的东西 , 从而“苦心劳形 , 以危其真” , 这样就会远离“道” , 破坏了自然本性 , 反受其害 。 对于人们永无止境的贪欲 , 财也好 , 生也好 , 利也好 , 道家的思想可谓是一剂清新剂 , 让我们浮躁的心灵重新平静 。 它可以教我们取忘怀得失、摆脱利害、保持独立的人生态度 , 让精神回归自然 , 从中获得生命的意趣 。
三、佛教禅宗之生死观:生死轮回 , 觉悟成佛
佛教本是印度的宗教 , 但自东汉时传入我国 , 逐渐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 我们向来以儒释道概括我国的文化 。 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人生是苦的 。 这个看法决定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 。 人一生下来 , 便是要受苦的 , 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 。 佛教认为苦难有八种 , 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聚(色、受、想、行、识) 。 那么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是人们对外物有欲望 , 欲望得不到满足 , 就有苦 , 从而处于生死轮回之中 , 得不到解脱 。 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 。 要脱离苦海 , 就要灭此种种欲望 , 灭苦即达到解脱 ,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灭” 。 人要达不到解脱 , 就永远处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 。 由此可见 ,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受苦的根源在于人执着自己的身体 , 正因为有身体 , 所以才有种种的贪求和欲望 , 才在人间受苦;人生的痛苦在于有生 , 有生则神形结合 , 精神在涅之前的轮回中受苦 。 只有神与形离 , 超脱轮回才能解脱 。 所以佛教主张“形尽神不灭” , 认为身体虽然是有尽的 , 但精神可以永存 。
可以说 , 佛教着重于人死后的安顿 , 因为如果死亡以后是幸福的 , 也就没有必要害怕死亡了 。
佛教传入中国六、七百年后 , 便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 , 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 成为纯粹中国佛教的产物 。 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概念 。 禅宗的缔造者唐代的慧能和尚说:“世人性净 , 犹如青天” , 因“妄念浮云盖覆 , 自性不能明” 。 其弟子神会也说“无明与佛性 , 俱是自然而生” , “烦恼与佛性 , 一时而有” 。 他们认为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 ,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 , 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 。 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境界呢?禅宗树立了一种简单直接的修行法门 , 叫做“以无念为宗” , 即以“无念”为其教门宗旨 。 所谓“无念” , 并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 , 而是在接触事物时 , 内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 , “不于境上生心” 。 因此 , 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 , 也不需要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 , 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 , “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 这种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 , 全在自己的一念之悟 , “自性迷 , 佛即众生;自性悟 , 众生即佛” 。 “悟”只是一瞬间的事 , 又叫“顿悟” , 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目无知)而达到永恒的超越生死的境界 , 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