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曲《丑奴儿》生动地概括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 。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 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 , 江阔云低 , 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 , 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 , 一任阶前 , 点滴到天明 。 ”
这首词通过作者在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三处听雨的对比 , 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滋味的人生感受 。 从“不识愁滋味”的青春欢畅 , 到壮年风雨飘摇中的颠沛流离 , 最后是孤寂凄冷、两鬓斑白的晚年 。 经历过流离奔波 , 尝尽过悲欢离合的滋味 , 已是心如止水 , 波澜不起 , 彻夜听雨 , 有着“欲说还休”的无奈 , 看透世事沧桑的淡然 。
人之一生 , 从黄发垂髫至白发老者 , 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 , 看水是水 。 涉世之初 , 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 , 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 , 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本来面目 , 山就是山 , 水就是水 , 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 , 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 , 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 , 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 。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 , 看水不是水 。 涉世渐深 , 最终掉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 , 在现实里处处碰壁 , 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 这个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 , 人们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 , 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 一切如雾里看花 , 似真似幻 , 似真还假 , 山已不是山 , 水也不是水 。 我们在现实里渐渐迷失了方向 , 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 。 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 , 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 , 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 , 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 , 看水还是水 。 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 。 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 , 不断的反省 , 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 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 , 人生几度秋凉” ,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 要放弃的是什么 , 这时 , 看山还是山 , 水还是水 , 只是这山这水 , 看在眼里 , 已有另一种内涵了 。
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在《笔谈书法》中说:“少年爱工丽圆转的字 , 青年爱剑拔弩张的字 , 中年爱富于内涵的字 , 老年爱平淡天真的字 。 ”看罢会心一笑 。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阶段性的心情 。 大人嘲笑小儿一把小木枪能玩个不亦乐乎 , 看蚂蚁搬家能让他兴奋半天;小儿却不解大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忙碌 , 总是那么烦恼;到了老年时又会发现 , 很多的情怀已逝 , 很多的心情不再 , 一切皆空 , 万念俱灰 。 此时再回首 , 哪些早该放弃?哪些值得把握?可惜从头再来已不可能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