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气功和经络的关系如何?

和经络的关系如何?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整体观 , 而人体之所以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 是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 , 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 因此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 同经络当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
首先 , 从经络的发现来看 , 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经络 , 并具体讲明了其循行走向 。 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却找不到经络的踪迹 , 不知其为何物 。 那么 ,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 人怎么能得到有关经络的认识呢?根据某些史料记载与近代科学实验发现 , 经络学说的起源及形成和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 , 在其所著《奇经八脉考》中讲:“内景隧道 , 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 “内景隧道”是指人体的经络系统 , “返观”可以理解为一种静功的锻炼方法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人体的经络变化 , 在进行某种静功锻炼过程中是能够觉察出来的 。 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 , 有时针刺某个人的某一个穴位时 , 整条经络都出现感传 , 这种人被称为经络敏感人 。 这种人通常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 。 然而当对人群中非经络敏感人采用诱导入静的方法 , 使其进入气功态后 , 经络感传现象及经络敏感人的出现率则大大提高 。 这一实验研究结果也为经络和气功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佐证 。
另一方面 , 气功还有疏通经络 , 祛病强身的作用 。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 , 所以决生死 , 处百病 , 调虚实 , 不可不通” 。 中医学认为 , 经络是人体周身气血运行和输布的通道 , 是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统一整体的重要系统 , 经络系统保持通畅 , 人体的气血就得以正常运行 , 生命就得以正常活动 。 若经络系统出现异常 , 人体的机能活动就要发生障碍 , 产生疾病 。 练功时可出现末稍循环旺盛 , 腺体活动增强等现象 。 这些变化 , 都说明气功锻炼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 此外 , 许多气功都是在经络学说的影响下 , 依据气功原理编创的 。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反复强调了奇经八脉对于练功和诊病的重要性 , 认为“医而知乎八脉 , 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 , 则龙虎升降、玄牡幽微之窍妙得矣” 。 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与练功的密切关系 , 认为许多功法虽有“种种不同 , 岂离任督” 。 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的人应练气功 , 并参看丹经 。
综上可见 , 气功与经络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 随着现代科研对经络实质和气功机理的不断揭示 , 气功与经络的相互关系必将更清楚地显示在我们面前 。

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情志(心理)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 并从理论上对此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 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综合状态” 。 开始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缺陷 , 还要有完满的心理状态 。 这也是目前“心身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所重视的问题 。
现代心身医学或行为医学认为 , 健康的心理包括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 , 善于休息 , 对环境适应能力良好 , 处事乐观 ,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 这与传统的要求:“和喜怒而安居处” , “乐其络 , 好利人” , “心安而不惧” , “起居有常 , 劳而不倦” , “婉然从物”等是一致的 。 可见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这种修养和自身的实践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