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唱歌,如何短时间唱歌好听( 六 )


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理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首要的是加强气息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
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唱歌:气息吸在腰带的周围, 要练习保持气息、控制吸气的速度, 简言之:全身放松, 口鼻同时缓缓吸气, 稍稍保持一会儿, 均匀地呼出, 然后再放松 。 这些说起来简单, 学生要经常练习, 反复体会、实践, 最终成为他们的下意识动作 。 其次, 用u母音开始练声 。 使用u母音的好处是它容易使气束集中, 便于协调气息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关系 。 在u母音练习好的基础上再开发其它母音, 这样使得学生易于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 在练声中, 开始用三度或五度的练声曲, 由浅入深, 逐步使学生在学习发声技巧的同时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起歌唱的信心 。 还可以开始用半声方法练声, 让每一个声音都控制在气息的状态下发声, 由于这些学生歌唱机能都受过不同程度的腋坏, 如放声歌唱的话, 势必难于摆脱以前错误的发声方法, 实际上, 半声与全声的区别只是气息量大小的问题, 发声方法是一样的 。 半声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对声音控制和学习演唱高难度技巧的曲目也有十分的好处 。 1997年5月, 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系主任b.carmen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时介绍了她的练声方法, 他的练声法就是半声练声法 。 按上面谈到的方法循序渐进, 使学生逐步去掉了开喉头和挤喉头的错误发声方法, 学会了正确地歌唱 。 有个声音只剩下三个半音的学生, 曾经被一些声乐名家判了“死刑” 。 经过二年的训练后, 就能够演唱较难曲目并顺利毕业 。
对于第二类病声问题:主要是气息控制的不好(天生音不准的人是进不了音乐学院的) 。 气息过猛, 声音就会偏高;气息没保持住, 音往往偏低 。 通常这些学生使用气息都不均匀, 摇摆不定, 因此, 他们何时声音偏高何是声音偏低无规律可循, 对这类学生, 除了加强气息训练外, 还要在曲目的选择上下功夫 。 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学生演唱的曲目大致可分为咏叹调和艺术歌曲 。 咏叹调往往声音色彩丰富, 力度变化很大 。 艺术歌曲为了表现诗的意境则更多地强调声音的控制, 其力度变化较平缓 。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 片面地追求演唱效果, 将学生演唱曲目安排的重头放在咏叹调上, 忽视艺术歌曲的训练 。 正是由于这点, 有些学生过于追求声音的力度, 又没注意呼吸, 便出现音不准的现象 。 这就要从一些歌词不是特别密集的艺术歌曲开始 。 如舒伯特的《西尔维亚》, 《图勒王》, 勃拉姆斯的《萨福颂》, 中国古曲《阳关三叠》、《思乡》等 。 另外要让她们准确地理解歌词的内容, 然后启发她们尽力去想象歌唱的感觉有意识半声、柔美地歌唱, 直到达到要求再放声歌唱 。 这是低声吟唱法, 就象低声吟诗一样 。 到三年级, 再加大艺术歌曲曲目的难度, 这样的曲目有: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 福列的《在水边》、《月光》等 。 这时也可以上套曲, 如舒曼的《妇女恋爱与生活》 。 演唱艺术歌曲还有一个好处, 由于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密不可分, 变化音比较多, 经常转调, 学生必须熟记钢琴伴奏的旋律、和声结构 。 ,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音乐的线条, 学会了均匀地分配气息量, 而且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试唱练耳水平, 一举两得 。 通过大量有选择的艺术歌曲的训练, 学生大都能解决音唱不准的问题, 到毕业时, 他们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无论是高难度的咏叹调还是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 都能高质量地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