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辩析录(下)太极拳是功夫 , 并非只是保健、养生之道 。 如果有志于功夫之道 , 学练太极拳者 , 须有明师指路 , 须刻苦练习 , 须勤动大脑 , 须内外兼修 。 如此经过五年以上时间的盘架子 , 练拳人可能已得保健、养生之益 , 终身循此练习下去 , 亦是一条康庄大路;转而兼学或专学功夫 , 并能有所得 , 有所能 , 有所悟 , 有所用 , 则是另外一条曲折、崎岖、艰难的路 。 窃以为练太极拳架子、打下基础 , 再转向功夫之途 , 大抵有三:其一 , 以盘架子五年左右为基础、为起点 , 得明师之教 , 有良友之助 , 于练拳之余 , 先练定步推手 , 约二、三年而得其技;继练活步推手 , 亦约二、三年 , 再大履 , 再散手 。 此中有速度、感觉、借力、发劲……之种种小变、中变、大变 , 其目标前景 , 乃能接应各门各派之武功拳术而游刃有余 。 可惜历经几代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宗师高手也 。 其二 , 学练推手 , 散手之同时、或略后 , 以既得之太极拳理、拳功为基础 , 不失其要 , 兼练其他拳术 。 愚意以八卦、形意、擒拿、格斗等武功为宜 , 换句话说 , 不以单一的太极拳式应敌 , 一招太极“云手”出 , 即可继之以八卦、擒拿 , 此之谓也 。 如以制敌为要务 , 则任何后招、变招 , 均可不以太极拳招式为限耳 。 李雅轩不以杂学为然 。 他说:“只要将太极拳的东西练好了 , 就够了 , 不要兼练其它的功夫 , 以免艺多不精 。 (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我追随澄甫老师十有余年 , 从未听见说过太极拳非与其他硬拳交手锻炼 , 而后方可对付外家拳术 , 只听说如太极拳功夫好了 , 无论任何奇形怪状拳术 , 都能对村 。 如太极拳功夫不好的话 , 那是另一回事了 。 ”(摘自1972年8月4日信) 。 此言大抵有理、有据 , 不过一家之言 , 恐怕未必能尽其实、得其全 。 太极拳名家孙禄堂将八卦掌功夫融入太极拳 , 首创孙式太极拳 , 即是显例 。 多个太极拳家 , 亦未尝拒学、拒练各门功夫 , 其要点和难处 , 只在于兼练之 , 能不能戒除“艺多不精”之弊 , 能不能达到“万法归一”的境界耳 。 盖学练太极拳是极难的进程 , 终人一生 , 一般难能入其门径 , 窥其精徽 , 遑论登堂入室、兼收并蓄、从心所欲、阶及神明乎 。 从师寺释德根大师、并尽得其真传的一代少林名家朱天喜 , 叙其内功之习练过程曰:“恩师待我拳脚已练到呼呼生风 , 全身上下的肩、肘、胯、膝等部位崩、抖发力自如的时候 , 又将我叫至身边说:‘从今天起 , 你用意不用力 , 开始给我划圈 。 ’首先要从云手裹开始学起 , 练惯劈山倒海 , 破墙断壁 , 大开大合 , 窜蹦跳跃的我大为不解 。 一身的僵劲拗力 , 怎么也松不下来 。 “什么云手、捋手、缠手 , 一个圈接一个圈 , 一个圆又一个圆 , 整天划来划去 , 松松软软 , 有力用不上 , 有劲发不出 , 真是练的烦死人!这哪是少林拳 , 这不是练太极吗?“恩师看出我的心事 , 对我讲:‘你发招过来打我 , 只管用力 。 ’我不肯 。 恩师讲:‘来吧 , 没关系!我是给你喂招 。 ’我忐忑不安的试试摸摸向他打了几拳 , 不知怎么回事 , 恩师手一拦 , 身子一扭 , 我就像打在圆球上一样 , 拳拳落空 , 这才敢竭尽全力进攻 , 恩师大声喊道‘好 , 拳脚一齐来!’“用惯腿的我 , 左右两拳贯耳 , 紧接一个穿心腿蹬了过去 , 感到脚掌已经蹬到恩师前胸 , 只见恩师扭腰一转 , 我便一脚蹬空 , 向前腾空倒了出去 。 在我即将倒地时 , 恩师却从后面一把把我提了起来 。 我一看 , 恩师已闪在我的背后 , 步法之快 , 身法之巧 , 手法之妙 , 令我终生难忘 , 记忆犹新 。 “谈到少林绝招 , 恩师淡淡的讲道:‘少林绝招 , 啥是绝招?扭扭晃晃 , 一扭 , 一晃 , 人就出去了 。 ’简单形象的语言 , 道出了千年少林绝技的奥妙 。 少林拳并非世人所传铜头铁臂 , 什么铁沙掌 , 铁布衫 , 铁头 , 铁拳 , 无坚不摧 , 而是刚柔相济 , 软如棉花 , 硬如铁 , 轻如鸿毛 , 重如泰山 。 ”(《中国功夫》2004年第二期)这段话 , 充分说明了历代相传为外家顶尖功夫的少林拳派 , 其实有其自有、自在的深厚内功之内涵在 。 中国功夫门派以千百计 , 其间之同异、分合、传承、交融等复杂历史过程 , 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异过程 。 修文偃武 , 分门别派 , 是正常现象 , 相通相合也是一种必然 。 其三 , 习练太极拳至周身一家、内劲、外招均达返朴归真之境界 , 则自己偶遇意外事故 , 或有强敌突然袭击 , 就会有超乎自觉的对应、反制功夫 , 全身任何部位 , 皆可以发劲或变招 , 其化劲、发力 , 就有可能随机应变、随心所欲 , 种种突如其来的爆发性反应 , 完全可能出乎人与我的意料之外 。 得此境界、能量者 , 可能经过、或未经过活步推手、散手之意识、动作锻炼 , 只是确有灵机充沛之真功夫在耳 。 此乃可望而未必可即 , 可遇而未必可求之事 , 故历代拳家虽众 , 万中未必有一、二人也 。 李雅轩说:“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 , 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 , 所以有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之说 , 漫说十年 , 如无真传 , 就算一辈子 , 也是瞎捣鬼 , 就不止十年而已 。 ”他说的 , 还只是“盘架子”对与不对这个浅层次 。 学拳人盘架子弄不对 , 却又急于“定步推手” , 出力猛推 , 还沾沾自喜 , 自以为是 , 如何能说到“入门”和“出门”?陈微明在《太极长拳》书中说:“余从澄甫先生学习数年 , 澄甫先生曰:‘世间练太极拳者 , 亦不在少数 , 宜知分别纯杂 , 以其味不同也 。 纯粹太极 , 其臂如绵裹铁 , 柔软沉重 , ……其拿人时 , 手极轻而人不能过 , 其放人之时 , 如脱弹丸 , 迅疾干脆 , 毫不费力;被跌出者 , 但觉一动 , 而并不觉痛 , 已跌丈余外矣 。 其粘人时 , 并不抓擒 , 轻轻粘住 , 即如胶而不能脱 , 使人两臂酸麻不可耐 , 此乃真太极拳也 。 ……反之 , 吾欲以力擒制太极拳能手 , 则如捕风捉影 , 处处落空 。 又如水上踩葫芦 , 终不得力 , 此乃真太极意也 。 ’”前贤论太极者如是 , 然而习拳者如何能臻此高手境界 , 则语焉不详矣 。 后人即使朝夕“默识揣摩” , 恐怕得其真意、真传 , 还是颇有难度的 。 有的太极拳论著 , 提倡在技击上一律归之于推手听劲、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云云 , 就有可能自我限制了太极拳兼收并蓄、深不可测的奇妙功夫 。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曰:“身似行云打手安用手 , 浑身是手手非手”这两句 , 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听劲靠手 , 还是靠‘浑身是手’?眼睛 , 耳朵、思维还有没有用?有多少用处 , 又用在何处?陈长兴曾以背部弹徒弟于数丈之外;杨露禅从陈长兴学太极拳多年 , 后入京都接战各方武林高手 , 人称“杨无敌” 。 他怎样达到这样的高境界、高水平 , 却也是无迹可寻 。 李雅轩自二十岁起 , 师从杨澄甫亦十多年;至其晚年 , 据张义敬叙述 , 其功夫“真是神妙莫测 , 只要你一出手 , 就站立不稳 , 两脚不听使唤了 。 总得受他的指挥 。 ……你用大力不行 , 用小力也不行 , 前进不行 , 后退也不行 , 有力无处使 , 两手毫无用处了 , 只觉如蛛网缠缚 , 全身不得劲 , 精神恍惚 , 六神无主 , 东倒西歪 , 同时又觉得他有很多手 , 自己到处都在挨打 。 ……在一刻钟之内 , 他可以接二连三将你打出去二三十次 , 而且次次打得干脆 , 打得准确 , 打得精彩 , 真是妙不可言!更妙的是真的到了‘打人不现形’的程度 , 只觉身上有股劲一推 , 如触电一样 , 就飞出去倒在他的大床上了 。 他说:‘高手出手难见 , 不是假话的 。 刚才我是在推手的接触中打你出去的 , 我也可以不先接触 , 一样打你出去 , 你保护好 。 ’我以‘云手’快速护于身前 , 还是被打出去了 , 最后 , 他说:‘这才是杨式太极拳的发劲 。 ’”李雅轩可能也没有来得及把他如此这般“发劲”的道理、方法、练习、实践、经验 , 完全传授于徒、于世 。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斯技旁门甚多 , 虽势有区别 , 概不外乎壮欺弱 , 慢让快耳 。 有力打无力 , 手慢让手快 ,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 , 非关学力而有也 。 察四两拔千斤之句 , 显非力胜 ,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 , 快何能为 。 ”他所称的“学力” , 即是功夫 。 有功夫 , 才有“四两拔千斤”、“耄耋能御众”之能 , 这就和多数学练太极拳的常态与观念 , 有一个相联结、相补充、相转换的过程和需要 。 历来被称为太极拳特性的“缓慢”、“均匀”、“听劲”、“借力”等等 , 就都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但至少太极功夫并不限于单用双手与固定招式 , 那是一定的 。 多数太极拳家历来均强调习练招式要“缓慢均匀” , 尤以杨式门派于此为最 。 但其始祖陈式太极拳对其招式 , 则明确要求有快有慢 , 可见后续之太极拳门派的部分传人 , 在招式速度上 , 可能有所偏颇 。 究其实 , 前四、五年 , 各家太极拳盘架子 , 诚然可以或应该要求“缓慢” , 力求“均匀” , 以求卸尽拙力 , 练成周身一家;但如要入技击之门 , 求功夫之道 , 则在卸尽拙力、通体松软之后 , 任何一家太极拳派 , 就一定要有变速、加速 , 要有变招、后招 , 决不可以死守“缓慢、均匀”这个对基础练习的要求 , 作茧自缚 。 习练太极拳功夫 , 理应通体松软依旧 , 以腰为轴依旧 , 螺旋劲道依旧 , 所有招式还是以圆弧形动作上下进退 , 变速加速 , 兼练大架、小架、高架、低架 , 才能练出螺旋缠丝劲力 , 练出曲劲比直力后发而先至 , 才能“动急则急应 , 动缓则缓随” 。 练太极拳 , 多有“均匀”的要求 。 这个要求 , 即使在盘架子时 , 一般也是做不到的 。 习练者的两臂、两腿互相之间 , 就常有动静、快慢之别 。 而在练技击功夫过程 , 尤难“均匀” 。 夺对手之重心 , 只可能出其不意 , 自己出拳招 , 一味死守“缓慢、均匀” , 那就完全是舍人从己 , 出其不意 , 是万万办不到的 。 世人传闻的所谓太极拳能“以慢打快” , 纯系无中生有 , 不值一论 。 论太极拳者 , 多以“推手听劲”、“借力打力”为圭臬 , 似乎有“听劲” , 才能“引进落空” , 有“借力” , 才有“借力打力” , 而置眼光、聚神、解析、会心不顾 , 是欠全面、欠妥当的 。 太极拳之练、之用 , 须得耳、目、心、神、脑、体、手、足 , 全体综合运动 , 知彼此微末之动 , 才能得“一羽不能加 , 蝇虫不能落 , 人不知我 , 我独知人”的能力和境界 。 太极拳一招一式 , 都可能、也可以千变万化 。 学练拳时 , 对明师之教导 , 对盘架子的任何招式 , 应该都是中规中矩 , 既神似 , 亦形似;待自己拙力卸尽、周家一家、松软园转、柔无棱角后 , 则任何招式 , 皆可变招 , 亦有后招 。 以既有招式出手 , 便不会舍已从人 , 更不能“从心所欲” 。 如敌人右手持利刀 , 由上、中、下三路劈、刺、挑 , 则应敌之道 , 恐难以有待于触敌之臂腕 , 面后方知其刀尖所向、其重心所在者也 。 一言以蔽之 , 无变招 , 则无以“舍已从人” , 以应千变万化 , 疾如闪电之敌招也 。 习练太极拳者 , 多重推手 , 听劲、发力、重在上肢 , 而忽视腰足 , 未免有违太极之本意 。 传为张三丰所著的《太极拳论》曰:“其根在脚 , 发于腿 , 主宰于腰 , 形于手指 , 由脚而腿而腰 , 总须完整一气 , 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 , ……”这段话中 , 说明了手、臂之能听劲 , 能发力 , 能粘连 , 能不丢不顶 , 能棚履挤按 , 其根在脚 , 主宰于腰 , 而有进有退 , 才得其机势 。 太极拳步进退、腰旋转 , 比练手掌之‘听劲’尤为困难 , 尤为重要 , 尤为根本 。 太极名家李剑方称 , 太极拳步法重于拳法 , 吾人习练太极拳时 , 可自然下垂双臂 , 单练步法 , 说的很对 。 窃以为 , 慢练太极拳各种步法数年后 , 则宜快练 , “总须完整一气” , 才能得“瞻乎在前 , 忽焉在后”的灵动步法、腰法、身法 。 避敌之锋 , 大可学八卦掌之趟泥步、学蛾眉玉女拳之闪避步 , 出掌、出手 , 则以太极、大成拳之腰劲发之 , 如此持之以恒 , 当可入太极技击之门 。 中国功夫 , 可谓争芳夺艳、千家万户 , 原不限以其中任何一家为圭臬、为始祖 。 学练拳术忌杂乱 , 倡纯净;这是完全正确的 。 研讨功夫、精益求精 , 则四海之内千百家 , 皆可师法者也 。 所谓之:“海纳百川 , 乃成其大” 。 所谓研究、讨论、师法 , 其荦荦大者 , 有二:其一 , 吸其优;其二 , 试其为对立面 。 前者易于理解;后者 , 即是以对手所用之各家各派之拳招为“上联” , 以已之功夫招式为“下联” , 设想出应对工整的“对子”来 。 其后 , 更以对方为一派高手 , 或持刀用枪 , 或发射现代火器为目标层次 , 反复“默识揣摩” , 此一也;“以武会友” , 二也;“有备而无患” , 三也;“从心所欲”、“阶及神明” , 四也 。 走这四个阶段 , 可能需要专心一志并持之以恒 , 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 但于已于世 , 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功夫 , 却都是功莫大焉 , 善莫大焉 , 德莫大焉 。 王芗斋创“大成拳” , 力主“浑元贯通” , 其动态招式千变万化 , 内在机制则唯此四字而已 。 芗斋先生《拳学新编》论“试力”曰:“最妙这试力二字 , 亦勿存于意中 , 徐徐运动肢体 , 动一处则作全体想 , 以意领力神经支配全身 , 动时大动不如小动 , 快动不如慢动 , 动愈散而神愈全 , 如能做到不动之动 , 方得生生不已之真劲 。 ”其《大成拳》一文中曰:“大动不如小动 , 小动不如蠕动 , 鼓蠕的动作 , 虽微不可见 , 却是全身皆动 。 大成拳的要求 , 就是要一鼓蠕就能把力发出来 。 ”要求练拳用招时 , 不拘于任何固定拳招 , 而要“默识揣摩” , “为何有此一静?为何有此一动?这一动一静符合浑元贯通否?”如此得其精髓 , 就是真正彻底的“舍已从人” , 无招胜有招多矣 。 太极拳练反弹劲、下沉劲、爆发劲、虚无劲 , 取之于、亦得之于通体松软、周身一家 , 以腰为轴 , 一动无有不动的长期习练过程之积累 。 这些劲道 , 其实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 其动作、招式 , 都能练到极其微细而人不可察;站在开动的公共汽车上 , 就大可借用汽车猛加油、急刹车的无形致人前倾后倒的力 , 练习太极拳功夫 。 对常人而言 , 非不能也 , 乃不为也 。 “主宰于腰”这四个字 , 乃太极拳与大成拳相通之要诀之一 。 人体关节 , 筋肉 , 之间自然伸缩放收 , 气血脏腑功能之阴阳转换 , 由浅而深 , 由锻炼而成习惯而成自然 , 微动即可得其内劲矣 。 此劲极微极细 , 又极强极速 , 或慢或快 , 却都是螺旋形之动作和动能 , 腰之旋转与四肢之动 , 是双向螺旋 , 其发劲好像电光石火 , 在一瞬间爆发 , 即不限于掌、单臂“听劲” , 再行“借力打力”也 。 “学海无涯勤作舟” , 是一句古话 , 用于求太极拳功夫之“阶及神明” , 也是十分准确贴切的 。
推荐阅读
- 知劲、折叠、懂劲 陈式太极拳的发力
-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功效产生的机理
- 癌症患者可多练太极拳 学练陈氏太极拳十三要
-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 太极拳的由来
- 陈式太极拳行拳要则背诵篇 太极拳论解
- 陈式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实战技击
- 太极拳-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和阴阳求中 太极拳问答
- 张绍堂谈太极拳实战能力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严昭法
- 浅谈太极拳中的呼吸方法 王二平谈太极拳理与处世之道
- steam失落的方舟锁区登录不上应该怎么办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