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须明理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 二 )


(二)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
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 长年坚持练太极拳, 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 导致气血循环加速, 经膜和毛细管扩张, 开头会出现发热、发胀或出汗, 手指肚平时比较饱满 。 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的刺痒感觉;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 会阴、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 。 另外, 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 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 旁观者也可以听到 。 这些畅通气血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 经历这些畅通生理现象以后, 逐渐会清除这种景象, 但是其后练拳的兴趣更浓, 体内融融和和, 体会到有空松圆活的意趣, 时常感到有另一番意味, 练拳就欲罢不能了 。 上述种种反应不可追求, 练到一定功夫自然会产生, 而且因人而异 。 有的人就没有反应;如果勉强追求, 会有流弊的 。


学拳须明理, 这是一个老生常变的话题, 而且老生常谈到耳朵都生了茧子的话题, 但现今学武者有几人能真正明白“学拳须明理”这个道理呢?
陈式太极理论家陈鑫先生说:“学练先读书, 书理明白, 学拳自然容易 。 ”
京城大师杨禹廷先生说:“打拳打个理” 。
吴式太极拳明师祝大彤先生, 在其新著《太极解秘十三篇》开卷第一篇中说:“……苦想在太极拳领域中,探求个涤线, 用常人的思维去想, 用常人的眼光审视, 想上几十年, 看上几十载, 什么也想不深, 什么也看不透 。 ”
武道医同源, 一代仙学宗师陈樱宁先生说:“读书明理为最要, 不可先求法子, 俟书理透彻之后, 法子一说便知 。 ”
中医学中有句俗语说:“秀才学医, 笼中捉鸡” 。 《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不厌其烦, 罗列上述名言警句, 就是要说明明理的重要性 。 而且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探讨的是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传统中华武学, 那么首要的是要明白中华传统文化之理, 也就是要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思维方式, 这样, 才能真正掌握中华传统武学的精髓, 然后才能谈传统武学的的现化代 。 不然便是隔靴搔痒, 不着边际, 或是生搬硬套, 牵强附会, 在此层次上争来争去, 于吾中华武学的发展无益矣!
但明理须明什么理?这个理应分为大道理, 中道理, 小道理 。 大道理即是前面所讲之中华传统文化之理, 最重要的就是众学之源——《易经》之理, 《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 ”这个道, 具体地体现为两个基本原则, 一个整体性原则, 一个是变易性原则, 离开这两个基本原则去讨论武学问题, 便会犯两个错误:一是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拘泥僵化, 一个是以支离破碎, 以偏概全, 离开整体只谈局部, 比如, 前一阶段《武魂》上探讨的关于王乡斋拳学上的许多问题, 都是离开整体只谈局部, 以静止机械的眼光去分析, 由于对局部有各自理解, 加上文字表达的局限性, 笔仗打来打去, 闹得不可开交, 其实都对, 都又不对, 对的是局部的理解都有一定道理, 但不够全面, 只讲了体的一面, 不对的是, 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 故难以理解对方的观点, 不能融会贯通 。 当然不是不可以谈局部, 只是不能过于机械, 过于着相, 因为, 从整体观原则来说, 整体中的局部都是相对, 互为其根, 也就是阴不离阳, 阳不离阴, 从内家角度来讲,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等, 记得以前《武魂》上曾发表李康先生的文章, 其中提到其师大成拳家李荣堂先生的练拳心得中说, 要练上必须先练下, 要练下必须练上 。 还记得太极明师王培生先生曾经提出练拳须“神意不相处”, 最近一期《武魂》上有枯栳先生的文章, 其中提到, 吴式太极名家有“先实丹田气, 然后顶头悬, ”武派太极明家郝少如先生讲:“意气要分得清”, 所说甚是, 推而广之, 王芗斋先生的矛盾力, 争力概念, 太极拳中的对拉拔长概念, 形意拳中的争裹, 钩挫概念, 俱是一物多相, 若融会贯通, 其理一也 。 当然, 抽象之概念, 应从整体上去把握, 落实到具体实践, 比如王芗斋先生的争力概念, 如只是身体局部的互争, 那还错, 芗翁早就说过“上下之争, 为周身互争之妙”, 局部之争, 应融于上下相争之中, 即整体相争之争, 试举一例:最近《武魂》上有王芗斋先生拳论中“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 。 一句引起辩论双方各种说法 。 谁都不能说服对方 。 但从整体上讲, 其实都是讲同一件事, 只是角度不同 。 质疑芗翁原话者, 是后人误解了芗斋先生原话的精神实质, 执着于文字相, 只从局部锻炼引起弊端, 但将错误原因归结于芗斋先生岂不冤枉哉, 不是芗斋先生错, 而是后人理解错!而赞同芗翁原话者, 也是语不中的, 说了些肤浅的赞扬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