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须明理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

运动必须配合呼吸, 但刚开始锻炼时就着意于呼吸, 反倒使动作僵硬, 呼吸急促 。 只有进行专门的呼吸练习, 形成自动的呼吸程式, 自能和动作相配合 。 调息练习要求呼吸加深加长, 肺活量增加, 体内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 。 逆腹式呼吸对内脏器到按摩的作用 。
练太极拳如何呼吸:
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 。 关于太极拳的呼吸, 各家论述不一样, 如有的强调“气沉丹田”, 有的主张“腹式呼吸”等 。 但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呼吸方法, 一是自然呼吸, 二是拳式呼吸 。 自然呼吸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动作的配合问题, 在做好拳势动作基础上, 呼吸以自然、舒服为宜, 你觉得舒服了, 就对了 。 长此以往, 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合上了, 这实际上是以动作来调节呼吸 。 这种办法的前提是动作要准确, 要合乎规格, 要规范, 对动作要求比较高 。 拳势呼吸就是有意识地将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 呼吸的长短和动作的过程相联系, 呼吸的吐纳也和动作的开合曲伸相关联 。 一般是动作外展为呼, 内收为吸;动作沉降为呼, 提升为吸;发劲时为呼, 蓄劲时为吸 。 不管哪种呼吸, 基本要领都应是细、匀、深、长 。
练太极拳如何心静
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 。 这指的是在运动时, 思想集中心神专一, 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 并且灵活变换, 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 没有顾此失彼的乱动 。 这个原则应该始终贯串在整个练拳过程之中 。
(一)用意指导动作
【学拳须明理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练太极拳时, 未动之前, 端正姿势, 呼吸自然, 存想丹田脐下小腹部, 屏除杂念, 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状态 。 自觉全身安排妥当, 已经心静气和, 然后开始动作 。 既动之后, 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 内外合一, 意想劲到, 动必合法 。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 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 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最高原则, 使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 不使拙力, 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这个"心静用意"的原则, 太极拳家称作"练意", 结合"练气"(腹式呼吸)、"练身"(运动肢体内外), 构成了太极拳锻炼方法上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的整体性和内外合一性, 成为一种优越的拳术〕 。
练太极拳所以能够治疗各种慢性病, 能够增强体质和使精神焕发, 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长寿命, 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原则对人体所起的良好作用 。
练拳时"心静用意", 要像做时"入静"一样, 全部精神要用到动作上去, 引导着动作, 做到"意动形随" 。 例如, 手向前按时, 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 动作即行跟着前去;意欲沉气, 就要有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 。 意不中断, 动作也不中断, 这就是用意引导动作的练法 。 这种练法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环生, 会使旁观者看来, 动作显得柔和优美, 好像行云流水, 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 。
初学太极拳时, 由于边想边做, 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 精神容易紧张, 经过一段练习时间, 等到动作熟练以后, 思想就容易专一, 心意自然会静下来, 并且越练越宁静 。 太极拳深, 练得非常宁静的, 当表演时, 纯静专一, 气势腾挪(虚灵活泼预动之势), 精神灵动, 一片神行, 可以把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 全场肃静, 专心欣赏 。 有些人在练拳时把"心静"练成闭目养神的半睡眠状态, 动作松懈随便, 没精打采, 并且把练拳套的时间无限制地延长, 也就是把静坐功运用到太极拳行功内来了, 这和练太极拳"静中触动动犹静"、提起精神、一气呵成等要求是不符合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