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规模种粮“组合拳”!截至2021年底,荣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200万元

本文转自: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4日讯 截至2021年底,荣成全市规模种粮面积突破8万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200万元,带动778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过10万元,被确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相关经验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 荣成市从政策扶持、流程保障、区域协作、收入托底四方面入手,打好规模种粮“组合拳”,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强村富民、推动乡村振兴同向聚合、互融共进 。
打好规模种粮“组合拳”!截至2021年底,荣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200万元
政策先行,源头化提升村民集体种粮意愿 。 在土地来源方面,荣成重点引导合作社将村民自种意愿低的山耩薄地进行统种统收,拨付1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流转进行规模种粮的地块每亩补贴300元、连补3年,目前已累计流转土地11.8万亩 。 在启动资金方面,荣成创新推出“种粮创业贷”,对规模种粮每亩提供1000元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有效解决村集体启动资金难题,已累计发放贷款1020万元 。 农机配置方面,荣成安排400万元“购机资金”,对村集体购置的大型农机每台补贴10%—30%,带动270余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购大型农机98台,全市机械化作业率达96% 。
科技支撑,全流程保障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 荣成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建立“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协调签订《农业气象保障合作协议》,由气象、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可能影响粮食生产的天气因素进行综合研判,及时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农民推送,确保让第一手资料下沉到田间地头 。 同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7500万元重点实施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各类水源工程64处、整修田间道路45.5公里;同步建设2.5万亩土壤酸化治理示范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内技术推广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 。 提高粮食减损保产能力,按照覆盖村居最多、服务面积最大的原则,引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建烘干塔、烘干库等粮食烘干设施5处,新增日烘干能力600吨,全市日烘干能力将突破1000吨,基本满足全市规模种植小麦、玉米的晾晒烘干需求 。
合理引导,跨区域推动种粮范围拓点扩面 。 荣成配套制定“提供托管服务1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每亩补贴70元”的扶持政策,培植起虎山农业、滕家一方水土等托管5000亩以上的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家、托管能力达4万亩 。 通过孵化东滩郭家村、邢家村等6家具有跨村服务能力的村级合作社,对120个自耕自种能力较弱的村实行跨村托管,目前托管面积已达3.5万亩 。 同时,将农户参与规模种粮工作与农村信用建设挂钩,在引导群众以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的基础上,开发“耕种管收”全流程志愿项目,通过物质和信用“双激励”,每年为村集体削减种粮劳动力成本300万元 。
【打好规模种粮“组合拳”!截至2021年底,荣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200万元】保险托底,多险种解决规模种粮后顾之忧 。 荣成推行种粮收入保险,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种粮收入保险”双保险模式,引入中华联合保险等5家保险公司构建保险共保体,由市财政为小麦、玉米每亩投保30元、31.5元,保亩均毛收入700元,差额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 。 释放种粮收益空间,将自然灾害保险中由村集体和群众承担的240万元,由市财政出资全额兜底;同步推出“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费分别为36元、42元,农户自身仅承担20%,目前全市270余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全部投保,每亩保额最高可达950元 。 探索“保底+分红”模式,在保证每亩毛收入700元的基础上,允许村集体将增收部分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按比例分成,保障村集体收益的同时,有效调动社会化服务组织“种好粮”的积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