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哥窑产地在哪里,哥窑和弟窑的产地


烧造传世瓷器的哥窑在哪里?杭州老虎洞 。
1996年9月 , 在杭州老虎洞发现了一处窑址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5月至12月和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分两次对该窑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 获得了大量的残件、瓷片和窑具 。
经过深入研究 ,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 宋代地层中的遗物应为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 , 而元代的遗物则称为“传世哥窑” , 后者则是仿造前者的 , “传世哥窑”的实质是南宋灭亡后仿官的产品 。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 老虎洞窑即《至正直记》所述的“哥哥洞窑” 。 到目前为止 , 基本上可以确定 , 传世哥窑是元代的产物 , 绝非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 。


扩展资料:
哥窑特征:
其一 , 哥窑釉属无光釉 , 犹如“酥油”般的光泽 , 色调丰富多彩 , 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 , 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 , 或有细碎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 , 典型的“金丝铁线” , 即黑色的厚缝与红色、黄色的细缝交织在一起 。
其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 , 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 , 最厚的部分甚至等于轮胎的厚度 。 釉面上有气泡 , 如珠子的外观 , 犹如“聚沫攒珠”之美 。 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 , 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 , 由于胎色的出现 , 窑口边缘釉为黄棕色 , 而铁黑则出现在底脚的无釉部分 。 由此 , 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 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哥窑是哪个朝代的是中国五大名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定窑 哥窑

中 国 汝 窑

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 , 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 , 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

1986年底 , 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 , 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 , 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 , 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 。

中 国 官 窑

官窑瓷器 , 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北宋官窑迄今尚未发现窑址 。 公元1127年 , 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 , 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 , 先后建立了修内司官和郊坛官窑 。

中 国 钧 窑

在宋代青瓷独占瓷坛的时候 , 钧窑烧造的一种复杂的花釉瓷 , 是一支异军突起的名窑 , 它的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的钧台及八卦洞 。
钧台窑是一座官办窑 。

中 国 定 窑

定瓷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 。 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 , 由于宋时属定州而得名 。

中 国 哥 窑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据史料记载 , 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 , 均以陶为业 , 各主一窑 , 兄所主之窑名哥窑 , 弟窑亦称龙泉窑 。
传世哥窑瓷器窑址在哪里?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 , 其传世的数十件作品可说价值连城 , 为北京、上海、台湾的博物馆所收藏 , 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可说是辉煌过一时 。 然而 , 其产地在哪里 , 如今却无人知晓 。
在我国数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上 , 宋代陶瓷兴盛繁华 , 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 。 宋代陶瓷 , 历来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称 。 其中除定窑外 , 其他四座均属官窑 。 所谓“官窑” , 即为适应宫廷皇家贵族的特殊需要而进行生产 , 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 。 其瓷器的造型、釉色、装饰 , 主要根据朝廷有关专家设计的样式进行生产 , 在工艺上要求精益求精 , 不惜工本 , 工匠也是挑选民间最为优秀者 。 其产品完美典雅 , 质地优良 , 制作精细 , 专供宫廷享用 , 只准收藏于宫中 , 严禁流散民间 。 其工艺技术也对民间绝对保密 , 甚或其产地也是秘密的 , 决不允许民间模仿和推广 , 同时宫廷需要时就兴盛 , 不需要时就废弃 , 生产范围很小 , 延续烧造的时间一般也较短 , 于是更增添了其皇家器物的高贵神秘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