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纪念谁的节日
冬至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冬至 , 北方多吃水饺或馄饨 , 南方多吃汤圆 。大约从宋朝开始 , 中国人在元宵节开始吃汤 圆 。明清以后 , 江南也有在冬至以汤圆祭祖、祭灶的习俗 。其中汤圆还分大小 , 有馅儿而大的称 为粉团 , 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儿较小的称为粉圆 , 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
全国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冬至食俗 。例如 , 湖南人过冬至时会杀鸡宰猪 , 将肉阴干 , 称为 冬至肉 。俗话说:“吃过冬至肉 , 身体赛牛犊 。”杭州人则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鱼头鱼尾放在米缸 里过一夜 , 第二天再拿出来吃 , 称为“安乐菜” 。常州人则吃一种隔夜的热豆腐 , 认为“若要富 , 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 。
中国人也有冬至进补的习惯 。一般而言 , 冬至进补食品以肉类为主 , 再加上各种滋补药材 。
冬至与节日冬至这个节气在南方为什么会当节日一样过?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 , 古称"日短"、"日短至" 。冬至这天 ,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 , 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 。冬至以后 , 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 , 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 , 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 , 夜晚逐渐缩短 。
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度最低 , 日照时间最短 , 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 , 每九天为一个"九" 。到"三九"前后 , 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 , 天气也最冷 , 所以说"冷在三九" 。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 , 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 , 显然偏迟 。冬至期间 , 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 , 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不过 , 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区 , 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 , 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 , 真可谓秋去春平 , 全年无冬 。
因此 , 是个节日.
冬至的由来???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 , 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 , 显然偏迟 。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 ,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 却见金梅竞艳开 。”
(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 ,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 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 , 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所以 , 有俗话说 , “吃了冬至面 , 一天长一线 。”
从气候上看 , 冬至期间 , 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 , 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另外 , 冬至开始“数九” , 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 , 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 , “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
七九河开 , 八九燕来 ,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不过 , 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 , 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 , 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 , 真可谓秋去春平 , 全年无冬 。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 , 盛于唐宋 , 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 ,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 ,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 相互拜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 , 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 , 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 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 , 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 , 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 , 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 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 , 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 , 并求平息战乱 , 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 , 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 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 , 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 心里非常难过 , 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 ,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 , 捞出来剁碎 ,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 , 再放下锅里煮熟 , 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 , 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 , 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 , 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 , 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 , 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 , 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 , 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 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 , 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 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 , 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 , 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 , 他的儿子不成才 , 作恶多端 , 死于冬至这一天 , 死后变成疫鬼 , 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 , 这个疫鬼最怕赤豆 , 于是 , 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 用以驱避疫鬼 , 防灾祛病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 , 盛于唐宋 , 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 ,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 ,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 相互拜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唐、宋时期 , 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 , 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 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 , 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 , 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 , 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 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 , 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 , 并求平息战乱 , 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 , 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 , 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 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 , 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 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三、在江南水乡 , 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 , 共工氏有不才子 , 作恶多端 , 死于冬至这一天 , 死后变成疫鬼 , 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 , 这个疫鬼最怕赤豆 , 于是 , 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 用以驱避疫鬼 , 防灾祛病 。
四、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 , 不论贫富 ,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 , 冬至到 , 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 ,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著《伤寒杂病论》 , 集医家之大成 , 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 , 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 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 , 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 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 ,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 饥寒交迫 ,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 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 , 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 , 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 ,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 , 包成食物 , 也叫“饺子”或“扁食” 。
冬至吃饺子 , 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 , 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 , 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 , 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 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 , 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 , 并求平息战乱 , 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 , 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 , 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 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 , 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 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三、在江南水乡 , 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 , 共工氏有不才子 , 作恶多端 , 死于冬至这一天 , 死后变成疫鬼 , 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 , 这个疫鬼最怕赤豆 , 于是 , 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 用以驱避疫鬼 , 防灾祛病 。
四、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 , 不论贫富 ,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 , 冬至到 , 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 ,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著《伤寒杂病论》 , 集医家之大成 , 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 , 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 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 , 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 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 ,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 饥寒交迫 ,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 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 , 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 , 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 ,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 , 包成食物 , 也叫“饺子”或“扁食” 。
冬至吃饺子 , 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冬至吃饺子为了纪念谁?为了纪念张仲景 。
【冬至是纪念谁的节日】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 , 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 为乡邻治病 。他回乡时正是冬季 , 看到很多乡亲的耳朵都冻烂 , 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 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 , 浑身都暖和了 , 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 。为了感恩张仲景 ,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做出了“饺子” 。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 , 不论贫富 ,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 , 冬至到 , 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 ,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著《伤寒杂病论》 , 集医家之大成 , 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 , 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 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 , 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 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 ,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 饥寒交迫 ,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 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 , 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 , 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 ,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 , 包成食物 , 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 , 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著《伤寒杂病论》 , 集医家之大成 , 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 , 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 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 访病施药 , 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 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 ,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 饥寒交迫 ,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 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 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 , 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 喝了“祛寒汤” , 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 ,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 , 包成食物 , 也叫“饺子”或“扁食” 。
冬至吃饺子 , 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 , 在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 , 称为吃“捏冻耳朵” 。这也有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 , 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
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 , 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 ,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 , 捞出来剁碎 , 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 , 再放下锅里煮熟 , 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 。乡亲们服食后 , 冻烂的耳朵治好了 。
后来 , 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 , 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 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南宋时 , 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 , 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传说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 , 盛于唐宋 , 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 ,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 , 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 ,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 相互拜访 ,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唐、宋时期 , 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 , 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 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 , 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 , 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 , 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 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 , 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 , 并求平息战乱 , 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 , 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 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 , 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 心里非常难过 , 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 ,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 , 捞出来剁碎 ,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 , 再放下锅里煮熟 , 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 , 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 , 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 , 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 , 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 , 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 , 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 , 觉得味道特别鲜美 , 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 , 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 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 , 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 , 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 , 他的儿子不成才 , 作恶多端 , 死于冬至这一天 , 死后变成疫鬼 , 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 , 这个疫鬼最怕赤豆 , 于是 , 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 用以驱避疫鬼 , 防灾祛病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 , 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 , 拌以佐料为馅 , 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 。其特点是皮薄馅嫩 , 味道鲜美 , 形状独特 , 百食不厌 。
饺子原名“娇耳” , 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
东汉末年 , 各地灾害严重 , 很多人身患疾病 。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 , 字仲景 , 自幼苦学医书 , 博采众长 , 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 , 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 , 而且医德高尚 , 无论穷人和富人 , 他都认真施治 , 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 , 常为百姓除疾医病 。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 , 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 , 舍药救人 , 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 , 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 , 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 , 耳朵都冻烂了 。他心里非常难受 , 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 , 求医的人特别多 , 他忙的不可开交 , 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 。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 , 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 , 架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开张 , 向穷人舍药治伤 。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 , 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 , 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 , 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 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 。每人两只娇耳 , 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 , 血液通畅 , 两耳变暖 。吃了一段时间 , 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出一 , 人们庆祝新年 , 也庆祝烂耳康复 , 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 , 并在初一早上吃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 , 在冬至和年初一吃 , 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 , 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 , 人们吃着饺子 , 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今天 , 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 , 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
推荐阅读
- 关于冬至的好词好句_关于冬至的好词好句好段
- 描写冬至的古诗词四句_描写雪花的古诗词四句
-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_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的故事
- 冬至的唐诗宋词_冬至的唐诗宋词
- 怎样判断天蝎女是否喜欢你 回消息的速度能说明很大问题
- 冬至快乐祝福语简短_冬至快乐祝福语简短
- 冬至相关的文化知识_关于冬至节气的文化知识
- 巨蟹男敷衍你的表现 回你消息总是很敷衍
- 天蝎座分手了会怎样 是自由的味道
- 冬至的诗_冬至的诗句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