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


想必大家对于茯苓这种食物已经很熟悉了吧, 经常会在生活中吃到茯苓糕等食物 。 茯苓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可以健脾、治气虚, 在养心安神等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 。 不过很多人对于它的种植技术还是很陌生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

文章插图

茯苓种植技术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 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 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 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 为保证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 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 最适温度为23-28℃ 。 高于35℃, 菌丝体易老化, 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 则引起死亡, 20℃以下生长缓慢, 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 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 。
【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

文章插图

茯苓怎么栽培
1、选择栽培场地
产区多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 背风向阳、中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块栽培 。
2、备料
可在头年初冬进行, 这时松树处于休眠阶段, 含水量低、不易脱皮, 有利菌种生长延伸 。 砍树应砍大留小, 砍密留稀 。 砍后剃枝并依松木粗细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 。 削面3厘米宽, 深入木质部0.5厘米, 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 。 不削的皮叫筋, 便于茵丝传引生长 。 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时, 锯料长度为65-85厘米 。 细木料可长些, 但最长不超过90厘米 。 锯好后的段木, 运往栽培地附近通风透光处呈“井”字形堆放备用 。
【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

文章插图

3、准备菌种
菌种也叫引子, 有菌丝引、肉引、木引三种, 现多用菌丝引 。 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 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木引是指肉引接种的木料, 以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 具茯苓香气者为好 。
4、菌丝引接种
【【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选晴天将段木放入窖中, 每窖2-3 根或更多, 粗细搭配, 分层放置 。 接种时将栽培种倒套插在细段木尖端, 细段木周围紧靠粗段木, 便于菌丝由细段木向粗段木蔓延 。 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 。 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取出, 集中接在段木上端锯口处, 不要放得太分散;菌种应紧贴段木, 为保护菌种可加盖一些木片及树叶, 然后覆土 。
【种植】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怎么栽培 茯苓种植时间

文章插图

茯苓种植时间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 。 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 。 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 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 。 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 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 。 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 加适量培养基质, 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 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 。 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 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