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么使用,艾灸为什么不能天天灸( 二 )


其二 , 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 。 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 , 艾火刺激配合药物 , 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 , 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 , 艾灸施于穴位 , 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 , 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
其三 , 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 。 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 , 研究人员发现 , 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 , 其感传不一样 , 疗效也不尽相同 , 究其原因 , 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 。 以上诸因素 , 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 , 临证进行合理选择 , 灵活运用 , 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 , 气行则血行 , 气止则血止 , 血气在经脉中流行 , 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 各种原因 , 如“寒则气收 , 热则气疾”等 , 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 , 变生百病 。 而气温则血滑 , 气寒则血涩 , 也就是说 , 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 , 遇寒则凝的特点 。 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 , 见寒则凝” 。 因此 , 凡是一切气血凝涩 , 没有热象的疾病 , 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 , 凝而留止 , 弗之火调 , 弗能取之” 。 《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 , 脉血结于中 , 血寒 , 故宜灸之” 。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 , 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 , 可以温经散寒 , 加强机体气血运行 , 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 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 , 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 , 效果甚为显著 。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 , 内联脏腑 , 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 。 正常的机体 , 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 , 循序运行 , 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 , 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 , 经络受阻 , 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 此时 , 灸治一定的穴位 , 可以起到调和气血 , 疏通经络 , 平衡机能的作用 , 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 , 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 , 得其所则人寿 , 失其所则人夭 , 故阳病则阴盛 , 阴盛则为寒、为厥 , 或元气虚陷 , 脉微欲脱 , 当此之时 , 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 , 则为寒厥” 。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 , 阳气不通于手足 , 则手足逆冷 。 凡大病危疾 , 阳气衰微 , 阴阳离决等症 , 用大炷重灸 , 能祛除阴寒 , 回阳救脱 。 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 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 , 一宿尚可救 , 解死人衣 , 灸脐中即活” 。 《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 , 手足逆冷……脉不至者 , 灸少阴七壮” 。 “下利 , 手足厥冷 , 烦躁 , 灸厥阴 , 无脉者 , 灸之” 。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 , 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 , 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 , 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 , 再加上火本属阳 , 两阳相得 , 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 , 回阳救逆 , 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 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 , 气虚下陷 , 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 , 《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 , 故气虚下陷 , 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 关于陷下一症 , 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 , 皮毛不任风寒” , “天地间无他 , 唯阴阳二者而已 , 阳在外在上 , 阴在内在下 , 今言下陷者 , 阳气陷入阴气之中 , 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 , 脉证俱见在外者 , 则灸之” 。 因此 , 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 , 升阳举陷 , 安胎固经等作用 , 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 , 亦有效果 。 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 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 , 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 , 以“推而上之” , 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 , 灸水分百壮” 。 总之 , 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