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法律修养,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三 )



(三)高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 , 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 。 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 ,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 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 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 增强法制观念 。 北京大学精神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16%至25.4%的有心理障碍 , 尤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为主 。 如今年在云南大学发生的“2.23”特大杀人案 , 马加爵于3月15日晚上在海南省三亚市被抓获 。 云南人力资源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惠主任说,从提供的资料来看,马加爵可能是一个有人格障碍的人 。 这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属分裂性质,表现在他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则属攻击性质的人格分裂 , 表现在从提供照片上看 , 马加爵蛮有攻击性 。 两者结合在一起 , 可以看出他平时很压抑 , 如遇上某些事情的话 , 就有可能爆发 , 且喜欢报复打击 。 当今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 , 而不良情绪源自于家庭、社会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低下 , 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 , 家庭过高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差异所产生的压力 , 有的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排解 , 久而久之 , 使他们有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而释放出来 。

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机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 犯罪学认为 , 犯罪动机是犯罪人的内心动力 , 这种内心动力来自两方面 , 一是行为人的内在条件(生理和心理需要) , 二是外在条件(各种刺激) 。 从哲学角度分析 , 犯罪人的各种需要是内因 , 而外在刺激是外因 。 [9]我们知道 ,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 因此 , 高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 首先 , 要让学生通过心理卫生知识、性知识、性道德的学习 , 全面认识自我 , 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其次 , 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业务来引导大学生开发潜能、完善人格 , 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 , 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调节心理的大学生 , 从而抵制不良习俗的侵蚀 , 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 [10]

综上所述 ,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 对其个人的成长 , 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因此 , 高校为了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 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 , 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 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 , 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 。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 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 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 , 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 , 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 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