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的起源与发展( 二 )




明代形成的针灸著作较多, 诸家对子午流注的研究亦更深入, 如徐凤撰写了《针灸大全》六卷, 提出了“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详细论述了子午流注及日时开穴推算方法, 撰写《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 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方便 。 明代嘉靖年间, 高武汇集明以前的针灸文献, 包括《内经》、《难经》、《明堂针灸图》等16种著作, 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 编著了《针灸节要》、《针灸聚英》, 提出了“十二经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法”, 即今人所称“子午流注纳支法” 。 同一时期, 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对子午流注针法有许多有价值的发挥;李梃所著的《医学入门》, 以歌赋形式为正文, 以注释作补充说明, 简要易懂, 其中有“流注开阖”、“流注时日”两文, 提出了“合日互用开穴什的取穴法则, 为扩大应用流注开穴, 作出了贡献;杨继洲著《针灸大成》十卷, 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成就以及他的学术见解, 内容包括针灸理论、方法和腧穴图等, 是针灸学专著中流传较广, 影响很大的一部书 。 其中卷五载各家对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的有关论述, 并附图解及歌诀, 从书得各卷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流注取穴的重视 。 在收录的医案中也有不少“择时针穴”或用八法取穴的验案 。 另外, 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也有专章论述经络、针灸, 对子午流注针法, 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清代对于子午流注的研究似乎陷于停顿状态 。 成书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除卷七十九有“天干十二经表里歌”、“地支十二经流注歌”各一首外, 其余各卷均未提及 。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清王朝下令太医院永远废止针灸科, 针灸学术趋于衰落, 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越来越少 。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2年)由廖润鸿撰写的《针灸集成》一书, 虽然特别重视五输穴的应用, 但对与子午流注针法, 并未深入论及 。 国民时期, 不少人认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为基础的子午流注针法具有唯心论的色彩, 研究的人较少 。


解放后, 针灸又获得新生 。 解放初期朱琏编写的《新针灸学》虽未具体论及子午流注, 但却认识到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针刺的重要性, 把“刺激的时机”、“刺激的穴位”、“刺激的手法竹并列为针灸治疗的三大关键 。 重庆第一中医院吴棹仙所著的《子午流注环周图》、《子午流注说难》及承淡安、陈璧琉、徐惜年合编的《子午流注针法》很好地推动了子午流注学说的发展0 1979年, 刘冠军等在《吉林中医药》上介绍了改编的“徐氏逐日按时定穴歌”, 对推算当天开穴的方法有所改进0 1980年, 上海市中医院吕国中等研究发现针刺开穴时, 得气效应明显提高;针刺闭穴时, 得气效应电信号出现率低, 两者确实有差异 。 曹欣荣、詹永康编著的《古典时间治疗学》, 刘炳权编著的《针灸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知要》, 李鼎、李磊校订的《子午流注针经》等标志着我国近年来在研究子午流注针法方面, 有了一些进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