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的起源与发展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 为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支奇葩 。 它以“天人相应”的观点为总纲, 结合了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以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 。
子午流注针法的原理源于《内经》所记载的五腧穴, 如《灵枢》记载:“五脏五腧, 五五二十五腧, 六腑六腧, 六六三十六腧” 。 五腧穴都是从井开始, 然后流入荥, 注入输, 行入经, 汇入合, 分别有出、流、注、过、行、入的不同, 用以表示脉气的盛衰, 这就是“流注”两个字的起源 。 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众多的医学先贤将该方法不断完善 。
【子午流注针法的起源与发展】“子午”是个时间概念, 如《灵枢·卫气行》篇说:“岁有十二月, 日有十二辰, 子午为经, 卯酉为纬” 。 即将一年或一天中的时间, 用子午卯酉划分为四季的昼夜、朝夕、光热、强弱的不同 。 古人认为天人相应, 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的变化, 因此发现其规律 。 在治疗时, 重视日时寒温和经气盛衰的关系, 这种观点为创立子午流注按时开穴奠定了基础 。
继《内经》后, 又有《难经》发挥了这种理论, 补充了《内经》的内容 。 涉及五腧穴、原穴、腧穴等, 对经脉气血流注的盛衰开阖亦多论及, 提出了母子补泻法、四时五脏的针刺方法等 。 说明古代医家已注意到时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 但尚未形成理论系统 。
子午流注针法究竟创于何时并形成专著, 其说法不一 。 过去传说扁鹊著有《子午经》一书, 因此, 有人说子午流注是扁鹊所撰 。 但《中国医籍考》指出该书为后人托名, 另一方面“子午流注”是以干支纪年、纪日、纪时的, 而用“十二地支纪十二时辰”始于西汉, 用干支纪年则始于东汉初期, 扁鹊系战国时人, 由此证实“子午流注”不可能由扁鹊所传 。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太阳病的治疗时, 认为一昼夜中从巳时到未时(即9-15时)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人体此时阳气也旺, 所以太阳病不论是自愈或服药而解多在此时, 这就是“人与自然相应”、“因时制宜”等理论法则的实际应用, 为后世医家研究按时针灸的方法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
西晋时期, 皇甫谧对《内经》、《难经》中的针灸理论及操作方法, 进行了一次大总结 。 他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本内容, 撰写《针灸甲乙经》十二卷, 128篇, 涉及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多方面,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的针灸专书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很重视气血流注的时辰及迎随补泻手法, 在多卷中均有论述 。 此外, 晋代《抱朴子·杂应》中还有《明堂流注偃侧图》的记载, 说明经络气血流注的规律己被正式研究, 为形成“子午流注针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由晋至唐, 临证医学的发展特点是日益趋向专业化, 针灸学这门专科也有较大的发展 。 宋金时期, 伺若愚率先提出“子午流注”之称, 并系统地论述了子午流注纳甲法, 撰写《流注指微论》三卷、《流注指微赋》一篇 。 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阎明广在其基础上撰写《流注经络》、《井荥图》多篇, 形成《子午流注针经》 。 该书为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子午流注论著 。 另外, 金代针灸医家窦汉卿在《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篇章均涉及了子午流注针法, 他提出的八脉交会穴及相关配穴法, 为后世灵龟八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
- 子午流注针法
- 子午卯酉哪个桃花最旺,子午卯酉长相特点
- 二上二下如何收针好看,最新双螺纹缝针收针法
- 裤子破了如何缝补美观,补洞隐形针法
- 回针绣怎么绣,回针法图解
- 鞋垫怎样锁边,手工鞋垫锁边针法视频
- 母婴知识|子午线轮胎有哪些特点,自行车子午线轮胎是什么意思
- 母婴知识|人流注意事项有哪些,不满49天不算堕胎
- 娱乐知识|本初是谁,本初子午跟小药药
- 母婴知识|宝宝午觉睡多久最健康,7岁孩子午睡多久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