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


【花】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棉花黄萎病
一、棉花黄萎病的病害症状
1.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 。 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 , 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 , 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 , 病铃、苞叶变褐干枯 , 蕾、花、铃大量脱落 , 仅经10天左右病株成为光秆 , 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 , 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 。
2.枯斑型:叶片症状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 , 枯死后脱落 , 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 。
3.黄斑型:病菌致病力较弱 , 叶片出现黄色斑块 , 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 , 叶片不脱落 。 在久旱高温之后 , 遇暴雨或大水漫灌 , 叶部尚未出现症状 , 植株就突然萎蔫 , 叶片迅速脱落 , 棉株成为光秆 , 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成淡褐色 , 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症状 。
【花】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棉花黄萎病
二、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1.保护无病区:做好检疫工作 , 严防病区扩大 。 棉花黄萎病株以及其他600多种寄主植物病株残体 , 往往作为沤制有机肥料的材料 , 一般对病菌控制不利;未经充分腐熟和必要处理返施于棉田 , 等于人工向棉田接菌 , 发病株率可达84.8% 。 一经高温沤制 , 温度保持60℃ , 维持一周时间 , 病菌会相应的被杀死 , 施入棉田 , 无病株出现 。 棉籽饼和棉籽壳也带有大量病菌 , 不能直接作为肥料施入棉田 。 氮肥有抑制黄萎病菌生长的作用 , 钾肥有助于减轻病害 , 磷肥的作用取决于氮和钾的水平 。 一般以1∶0.7∶1的配比 , 对控制病害、增加产量是适宜的 。
2.选用抗病品种:高抗品种有新陆中2号 。 抗病品种有辽棉5号 , 辽棉10号 , 辽棉7号 , 中棉9号 , 中棉12号、19号 , 中棉99号 , 中3723 , 中8004 , 中8010 , 晋68—420、86—4、86一12 , 晋棉21号、16号 , 湘棉16 , 鄂抗棉3号 , 临66610等 。 耐病品种有晋无2031、中棉18号、晋无252、鲁343等 。 在黄萎病、枯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耐)黄萎病、枯萎病的品种 。 如陕1155 , 辽棉5号 , 辽棉7号 , 中棉12号(381) , 豫棉4号 , 冀棉15号 , 中棉17号 , 中棉16号等 。
【花】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棉花黄萎病
3.实行大面积轮作:提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 尤其是与水稻轮作 , 效果最为明显 。 轮作倒茬是防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 尽管黄萎病菌的寄主植物有很多 , 但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等都不受黄萎病菌为害 。 轮作方式可为棉花——小麦——玉米——棉花 。
4.药剂处理:棉花种植前土壤消毒 。 用五氯硝基苯、清壤或立本净等土壤消毒剂同肥料一同撒施深翻施入土壤 。 棉花苗期管理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措施 , 喷施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乙蒜素1000倍液或菌毒克1000倍液 。 苗期组织幼嫩 , 药剂易吸收 , 苗期喷施药剂2-3次 , 可减少发病几率 , 易起到预防为主的预期效果 。 花铃期 。 是黄萎病易大发生的时期 , 根据黄萎病株显现明显这一特点 , 为了降低成本 , 可采取零星病点治疗法 。 在病害发生轻的棉田 , 对病株及病株周边的健康棉株用乙蒜素1000倍液或无氯硝基苯1000倍液均匀喷施 , 同时每株用配好的药液0.25-0.5公斤药液灌根;对较重病株 , 重复喷灌2-3次 , 病株能得到及时控制;严重者拔除棉田病株 , 连同枯枝落叶 , 集中作燃料使用或在病田地边及时烧毁 , 拔除病株的同时及时灌根 , 以防当年或第二年侵染循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