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气学说的发展历程( 四 )




统一的五运六气的格局,推演时分五步:
第一步,观星象定值年干支 。
第二步,推五运之大运、主运、客运 。
第三步,推六气的主气、客气及主客关系的客主加临 。
第四步,推五运六气相互关系的“五六相合” 。 五六相合有运盛气衰的小逆、不和,气盛运衰的顺化、天刑,以及运气同化的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 。
第五步,根据气象模式推断疾病流行于灾害 。


客气的司天和南北政,也是古老的名词 。 传说颛顼帝命南政重司天以属神,北政黎司地以属民 。 五运六气把式盘上方统上半年者称司天,式盘下部统下半年为在泉 。 其推演的式盘按六步分六格,则左右共四个间气 。


五运太过不及、客气司天在泉之胜复,如无承制为平气则成为病邪 。 五运六气以此建立了气象病因学,进而把东汉以前的诊治理论纳入五运六气的框架 。 五运六气遂成为有预测机制的从病因到治疗的医学理论体系 。


《后汉书·方术列传》记有天文推步、河洛推步等推步之术 。 五运六气为“天文推步之术”或“内学” 。 记有樊英、杨厚、朗顗、冯允、廖扶等推步术者 。 《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还记载因推步有验,先拜议郎,三迁为侍中的杨厚 。 杨厚出身于推步世家,祖父春卿,推步为业 。 其父杨统除绍其学外,又拜学于郑伯山、周循,杨统著《家法章句》及《内谶》二书,尽传于杨厚 。 杨厚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 死后立庙,乡人谥曰文父 。 此传可知,称推步或内学的五运六气,在东汉时已经被确立为术数中的专门之学了 。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郑玄曾著《天文七政论》,惜此书已佚多年 。
 
· 隐传期——从三国到唐初
五运六气立学以后,从三国到唐初的500年间,未能很好地传承,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形式和取义上都近似纬书” 。


李学勤先生指出,看七篇大论的标题,如去掉“大论”两字,就有六篇为三字题,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至真要”,在形式和取义上,都近似纬书 。 这种现象,很可以同《参同契》对比,它们都是纬学盛行时期的产物 。


纬学的兴盛,始于西汉晚期,至三国已趋衰熄 。 曹魏“科禁仙学、兵书”,凡谶纬均须上缴,否则坐罪;西晋也“禁星气谶纬之学”,此后南北朝皆有厉禁,七篇大论被当作纬书,只能在道家或道教人中秘抄传承 。 在《易经》各派传承中,魏之王弼,殊论义理,尽扫象数,也是抑止纬书和五运六气的学术契因 。


再者,术数家皆有根深蒂固的治术意识,不轻意示人,传承时也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令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 本来就深奥难学,少许人学后,也难得再传 。 以至500余年几近湮没 。 但是作为被禁的图纬之书,其推步在皇家司天监中,仍是重要科目之一 。 而在民间仍被医学家、养生学家们所秘传 。 如《晋书·天文志》上说葛洪同“张平子陆公纪之徒,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以度历象昏明只证候(此处证候指气候)……莫密于浑象者也” 。 《旧唐书·孙思邈传》称孙思邈“推步甲乙,度量乾坤” 。 据《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对官员们的考核,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指标,对司天监人员“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 。 ”唐代医学理论家王冰,次注《素问》时新纳入的“七篇大论”,就是取自“先师张公秘本” 。
 
· 经传期——唐代王冰次注《素问》以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