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医家——徐大椿的传奇人生

清代医家徐大椿是中国医学史上传奇式的人物,他满腹经纶,天赋异禀,自学成才,医术超群,更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辞、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 出身名门全知全能
徐大椿(1693—1771),又名大业,字灵胎,江苏吴江人,因晚年隐居于洄溪,自号洄溪老人 。 徐大椿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之府,自幼精研经史,7岁入私塾启蒙,14岁学习八股,在“时文几年可得,而经学无止境”的启发下,立志要从《易经》入手研究经学 。 他悉数查阅家中所有《易经》注释版本,尽心推敲,不久便对《易经》颇有心得 。 此后,他又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开展注解工作,后来他的《道德经》注释本被收入《四库全书》中 。


徐大椿18岁时,在父亲的建议下,参与了对东南一带水利的治理和研究工作,并展现出了在水利方面的造诣 。 他一边自学水利诸书,一边亲历各地勘察地形水势,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终得其要领,并编撰了《江南水利书》一书 。 此后数年,徐大椿仍心系百姓,多次对运河修建提出中肯意见,造福万民 。 20岁时,他成为名家周庭意的高徒,后顺利考中秀才 。 同年,他又发掘了自身武学方面的崭新技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散打、枪棍等武艺逐一精通,成为一名气魄武者,文献中多将其形容为身材修长,额头宽阔,声如洪钟,卓尔不群的潇洒形象 。
 
· 自学医道德艺双馨
徐大椿30岁时,其三弟患痞病,父亲虽遍请名医诊治,仍回天乏术 。 随后其四弟、五弟、二弟又相继不治而亡,令父亲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 。 这给徐大椿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 他在深感医学重要的同时,更对当时庸医误人的社会现况悲愤不已,于是决定改习医学 。 徐大椿取来家中所藏的数十种医书,上溯《灵枢》《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下汲唐宋等诸家典籍,朝夕披览,反复揣摩,日久广通其义 。


徐大椿学有所成后,开始临证,不仅把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还将前人的经验加以整理提高,写出了十余部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 。 他的《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兰台轨范》《伤寒论类方》等医籍,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


曾请徐大椿医治臂痛的袁枚在《徐灵胎先生传》中描述道:“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 。 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 诸岐黄家目瞠心骇,帖帖慑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 ”可见徐大椿的医术之高超 。


据《洄溪医案》记载:有一次,徐大椿见患者在酷暑天气大汗不止,脉微肢冷,面赤气短 。 问其家属得知,当地众多医生以暑邪为由,按照热证治疗,给患者开出了大量寒凉药物 。 徐大椿诊断后,认为患者是因热而大汗不止,继而出现了亡阳之证,之前庸医辨误,用药相反,导致情况十分危险,他断定需用参附汤救治 。 结果,患者家属面露难色,毕竟夏天酷暑,患者大汗,似乎按照热证治疗更加稳妥,不敢贸然接受这种治法 。 眼看患者处在危难之间,徐大椿以“死则甘愿偿命”作保证,于是患者家属不再犹豫 。 当患者勉强喝下这些大热之药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剂药服进,患者的大汗就止住了,冷凉的身体也逐渐变得温暖,睡眠也有了很好的改善,十天之后痊愈了 。 这则病案生动地描述了徐大椿在临床中手到病除的精湛医术,更体现出他无畏的大医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