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文章插图
说起苏东坡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文人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一直被后人所追捧 。苏东坡也有一颗想在仕途之路功成名就的心 , 但他的为官生涯却是命运多舛 , 期间曾多次遭贬 , 好不容易在宋徽宗时期大赦北还 , 却在途中病逝 。大家一直都在研究苏东坡的文学如何如何 , 却忽略了他的为官之道 。其实苏东坡也可以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 只不过他没有因为名利放弃原则 。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文章插图
一、生不愿封万户侯 , 但愿一识苏徐州自古文人就注重品质的锻炼与修养的提升 , 这关系到高尚还是卑下 , 关系到个体的小我在社会上、历史上的地位 ,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苏轼(公元1036 -1101) , 字子曕 , 号东坡居士 , 北宋著名诗人与散文家 , 其词赋与书画造诣也颇高 , 是四川眉州眉山人 , 宋仁宗嘉祐进士 , 其父苏洵与其弟苏辙都是文名显世 , 一门“三苏” , 皆为大家 。
宋神宗时 , 苏轼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 , 被外放到杭州 , 历知密、徐、湖等州 。随后又被劾作诗讪谤朝廷 , 贬谪黄州团练副使 。
宋哲宗上台 , 又招回朝中 , 累迁翰林学士 , 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 , 又被贬到地方任职 , 一贬再贬 , 发配到海南儋州 。
宋徽宗即位 , 慕其人品与才华 , 被赦免北归 , 病卒于常州 , 传世有《苏东坡集》等著作 。
苏轼二十二岁时随父苏洵以及弟弟苏辙赴京城礼部进士试 。
主考官是当时文坛泰斗欧阳修 , 一见苏轼的试卷《刑赏忠厚论》 , 惊讶高才 , 本想置为第一 , 又疑此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写 , 为避嫌取为第二名 。接下来复试《春秋》对义 , 苏轼还是拔得头筹 。
欧阳修感慨地说:“读轼书 , 不觉汗出 ,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 , 放他出一头地 , 可喜可喜 。”称苏轼“学问通博 , 资识明敏 , 文采烂然 , 论议蜂出” 。
经欧阳修以及朝中重臣元老韩琦、富弼等重量级人物一致推荐 , 苏轼一举成功 , 名满京师 , 连宋仁宗都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与文章 , 宋仁宗“初读轼、辙(其弟苏辙)制策”大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欧阳修去世 , 苏轼无争议地成了文坛盟主 , 天下的文士皆倾慕之 , 著名词人秦观拜见苏轼后说:“生不愿封万户侯 , 但愿一识苏徐州 。”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文章插图
二、心系黎民百姓苏轼任地方官期间 , 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 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口碑 , 享有很高的声誉 。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 苏轼调任到徐州 , 刚上任不久 , 黄河在澶渊的曹村决口 , 徐州地处下流 , 洪水奔临徐州城下 , 高两丈八尺 , 情况十分危急 。
苏轼挺身而出 , 指挥抗洪抢险 。当城墙就将坍塌 , 人心浮动 , 有钱的人争相出城避难 , 苏轼立刻制止 , 认为“富民出 , 民皆动摇 , 吾谁与守?吾在是 , 水决不能败城” , 将出城的富户又劝了回来 。
为了抗洪 , 他亲赴军营 , 对带兵的将领说:“河将败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
感动了将领 , 带领军队加入修筑东南长堤的行列 。
暴雨一直下个不停 , 城墙几乎被淹没 , 苏轼“庐于其上 , 过家不入” , 指挥吏民“分堵以守” , 经过七十余天奋战 , 战胜了洪水 , 保全了一城百姓的生命财产 。当他离任 , 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流着热泪赶来送行 , 父老“洗盏拜马前 , 请寿使君公” , 苏轼也感动地哽咽 , 说出“水来非吾过 , 去亦非吾功” , 这该是怎样的大情怀 。
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 , 苏轼在杭州任职时 , 更是关心民苦民疾 , 当时适逢大旱 , 饥荒瘟疫漫延 , 苏轼奏请朝廷 , 减免老百姓赋税 。
第二年又疏通治理西湖 , 挖出来的淤泥筑成了一道长堤 , 将西湖分为里湖与外湖 , 在长堤上夹植花柳 , 造桥六座 , 这就是今日的“苏堤” 。因此杭州老百姓十分感激 , “家有画像 , 饮食必祝 。又作生祠(为活着的人所立的祠堂)以报 。”
苏轼在职权的范围内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做事 , 践行着自己强国富民的主张 。
因为苏轼出身于一个较寒微微的小地主家庭 , 对老百姓的甘苦十分了解 , 步入官场 , 出于责任感 , 努力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他赋诗曰:
崎岖世味皆尝遍 , 寂寞山栖老渐便 。
惟有悯农心尚在 , 起占云汉更茫然 。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文章插图
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 是历朝历代有识之士所具备的 。关注时政 , 提出主张 , 做到国家兴亡 , 匹夫有责 。
苏轼大半生宦海沉浮 , 却披肝沥胆 , 指陈利害 , 献策进言 。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 , 刚刚步入官场的苏轼 , 年纪不过二十六岁 , 就向朝廷进呈策论二十五篇 , 是有关国计民生与国家方针政策的论文 , “所进策论及所答圣问 , 大扺皆劝仁宗励精庶政 , 督察百官 , 果断而力行” 。
如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专任使、较赋役、去奸民、省费用、定军制等等 。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又上呈《思治论》 , 提出“财之不可丰 , 兵之不可强 , 吏之不可择”的“三患” , 是“存亡之所从出 , 而天下之大事也” , “决不可不治” , 强调了“卓然有所立”的主张 , 表达了富国强民的强烈愿望 。
宋神宗上台 , 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 , 随后又升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 加大推行新法力度 。新法受到以司马光为守的所谓“保守势力”的反对与抵制 。
苏轼一生 , 几乎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相始终 , 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历史洪流中 , 还曾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
苏轼拥有独立的见解 , 与王安石的新法有很多共同点也有某些方面反对的主张 , 反对激进 , 倡导循序渐进 。
苏轼与司马光私交甚好 , 虽然他被归入司马光一派 , 但政见也存在差异 , 有分歧 。于是 , 王安石当权排挤打击他 , 司马光当权也诬陷攻击他 , 令他难以在朝中立足 。
但苏轼无论得势还是失意 , 在朝还是地方 , 都心系国家与黎民 , 表现出独立的人格魅力 。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

文章插图
四、君子无“朋”苏轼一生守正不阿 , 特立不群 , 深知正邪不两立 , 无论是王安石当权还是司马光执政 , 他都不随波逐流 , 他在《与杨元素书》中说:“昔之君子 , 惟荆(指王安石)是师;今之君子 , 惟温(指司马光)是随 。所随不同 , 其为随一也” , 表明这两个人都是君子 , 但不会任人唯亲 , 要保持“不随”的个性 。
苏轼身正而无所畏惧 , “拙于谋身 , 锐于报国” , 赢得后人崇高的评价 。
南宋孝宗说苏轼“养其气以刚大 , 尊所闻而高明” , 铮铮铁骨 , 浩浩丹心 , 真是我辈学习的道德君子 。
苏轼说:“君子不恶人 , 也不恶于人” , 其意是说君子不讨厌别人也不被人讨厌 。他正是一个这样的人 , 胸无城府 , 率性坦荡 , 不因个人好恶或恩怨去区分好坏与恩怨 , 包容与大度 。能够不计前嫌 , 与王安石朝堂上争议 , 私下十分友善 。
当王安石二次罢相退居金陵钟山之麓 , 苏轼由黄州贬所又转为汝州团练副使 , 舟经金陵 , 他特意去拜访王安石 , 谈文说艺 , 相互唱和 。
苏轼写有《次荆公韵四绝》 , 其中一首道:
骑驴渺渺入荒陂 , 想见先生未病时 。
劝我试求三亩宅 , 从公已觉十年迟 。
王安石读了 , 感慨地说:“十年前后我便不厮争” , 这该是怎样的君子之风 。
王安石变法失败 , 司马光执政 , 为了国家大事 , 苏轼与司马光激烈争论 , 弄得十分不愉快 , 而私下里苏轼十分敬慕司马光的人品 , 欣赏他的才德 。
孟子曰:“尊德乐义 , 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 , 达不离道” , 也就是说穷困不失去大义 , 得意不离开道德 , 今天依旧焕发着活力 。
苏轼一生 , 十分推崇陶渊明洁身自好的品质与操守 , 曾经写下“只渊明 , 是前生”的话 , 可见他们拥有共同精神追求与高尚的品质 。
苏轼歌曰:
卧看落月横千丈 , 起唤清风得半帆 。
且并水村欹侧过 , 人间何处不巉岩 。
【苏东坡仕途为何难以如愿 苏轼仕途不顺】作者:陈二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