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为啥要警惕消化性溃疡
陕西 韩咏霞
导 读:
肝源性溃疡与一般的消化性溃疡相比,治疗难度大、溃疡面愈合迟、治愈率低 。因此,慢性肝病患者还应以预防此病为主,一旦出现胃部不适、胃灼热、腹痛等症状,应尽早做胃镜检查和钡餐透视,以便及早发现肝源性溃疡,及时进行治疗 。
临床经验表明,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中年肝硬化患者,在其患病6年左右时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把这种继发于肝部实质性损害的消化性溃疡叫做肝源性溃疡 。
资料表明,肝源性溃疡胃溃疡,特别是多为多发性胃溃疡 。肝源性溃疡与一般的消化性溃疡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该病患者有肝硬化病史,没有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 。②该病患者大多有腹痛症状,但其腹痛没有规律性;而胃溃疡引起的腹痛一般发生在饱餐后,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腹痛一般发生在饥饿时 。③该病患者的胃灼热、反酸等症状不像一般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那样常见 。④该病患者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肝源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一般较大,因而患者往往先出现呕血症状,后出现黑便症状 。而一般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通常先有黑便症状,后有呕血症状 。⑤肝源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一般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低 。⑥肝源性溃疡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明显,其乙肝或丙肝的抗体多为阳性 。
目前,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不仅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改变、胆汁反流、内分泌功能失调、前列腺素缺乏、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还与慢性肝病患者的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淤血有关 。慢性肝病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时,常伴有高胃泌素血症 。高胃泌素血症可使胃酸分泌过多,使幽门括约肌的张力降低,使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使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遭损,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 。慢性肝病患者发生门静脉淤血时,可使胃肠黏膜出现淤血性循环障碍、水肿、供血不足、缺氧,进而形成溃疡 。
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应警惕肝源性溃疡的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患者一旦发生肝源性溃疡便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
1.加强对肝病的综合治疗,如进行保肝对症治疗及采用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等支持疗法治疗 。
2.服用心得安,降低门脉高压 。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则不宜使用此药 。
3.可选用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等药物进行抑酸治疗,但不宜选用西米替丁治疗 。因为西米替丁有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 。
4.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三联疗法,即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进行治疗的方法 。
5.不宜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
6.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选用善得定等止血药进行治疗 。
推荐阅读
- 检查乙肝不要盲目追逐高、精、尖
- 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反复转阳怎么办
- 乙肝病毒会引起哪些新疾病
- 乙肝患者要接受定期的检测和检查
- 乙肝病毒会伤肝吗?
- 乙肝患者需要频繁检查吗?
- 感染乙肝病毒就可诊断为乙肝吗?
- 乙肝抗体都有抵抗力,能保护肝脏健康吗?
- 慢性乙肝患者无需终身监测吗?
- 对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