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食品的“免死金牌”谁给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肯德基为代表的洋产品,带着一股“先进之风”进驻中国市场 。统一的装修、干净的就餐环境,让人把他们和卫生安全画上了等号 。然而,几十年后,拥有大批“粉丝”的洋产品们,却屡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媒体总结发现,近5年来,在华的洋快餐店已曝出至少17起食品安全事件,但受到处罚的寥寥无几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我行我素?
应该说,涉事洋品牌在国外都有不错的声誉 。使用过期肉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美国一家创立于1909年的老牌集团;屡次被曝光的麦当劳、肯德基也有60多年的历史 。在其他地方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品牌,为何一进中国便耍起了滑头?或许,内外因兼而有之 。内因而论,是源于资本逐利,有空子就要钻;外因则是我们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给了洋品牌太多可以钻的漏洞 。
想象一下,恪守规矩的洋品牌到了国内,突然“惊喜地”发现,原来可以使用过期肉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消费者还发现不了 。那么,何乐而不为?更让其没有后顾之忧的是,即便被曝光,也可以用“个别事件”搪塞;搪塞不了,就发公告道个歉;即便不幸被查处,交一点罚款,最多关门整顿几天,就可以恢复营业 。以2011年味千拉面“汤底勾兑”事件为例,有关部门开出20万元的罚款,这一数字不足其当时一天利润的1/5 。但这事到了国外那就另当别论了:英格兰一家餐馆因菜品导致一名顾客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最终被处以4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68万元)的罚款,饭店最终因无力负担而宣布倒闭 。
近年来,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被多次摆上台面,究其原因,或许与我国立法制度的特点有一定关系 。英美等国执行的是判例法,即过去的法院判决能够作为法律依据,灵活度更高;在我国,所有的判决必须依照成文的法律进行,而一部法律的修订需要时日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对大部分违法行为都有界定,但却存在规定不够具体、不够详细、力度不够等情况 。
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洋品牌的有恃无恐 。如果环境为商家的不法行为创造了肥沃土壤,原本守法的人就可能因利润吸引、竞争压力等,加入不法商家阵营 。从这个角度来说,给了洋品牌免死金牌的并非哪个人或哪个部门,而是整个社会的不良环境,比如,法律还不够细、不够严;监管存在漏洞;消费者盲目依赖等 。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有声望的全球性企业,为何一再放任自己降低标准,这本身是要反思的 。
【洋食品的“免死金牌”谁给的】

洋食品的“免死金牌”谁给的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