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的故事——心怀苍生,悬壶济世( 二 )


 
· “诊籍”的价值
“医之有案如史之有传” 。 确实, 医案既是复诊或病案讨论的一手资料, 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科研的重要依据 。 淳于意的“诊籍”为后世了解西汉时期的医学水平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
 
从“诊籍”所记录的患者身份、职位来看, 既有王侯将相、达官贵人, 也有百姓、奴仆、侍者、医生等, 说明淳于意的接诊范围较为广泛 。 其中, 男性18例、女性7例, 涉及内、外、妇、儿、伤、口腔、精神等各科疾病 。 值得一提的是, 25例病案中并不是全部治愈, 而是“时时失之”, 其中病情较重, 难以医治而亡者有10案 。 淳于意对自己主观认识上的失误也如实记载, 反映出淳于意认真严谨的态度 。
 
同时, “诊籍”中所使用的诊断方法已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尤其注重脉法, 在25则病例中有20例主要通过脉诊进行诊断 。 其中一案讲到齐国的淳于司马患病, 每日“泄数十出”, 泄下情况非常严重, 淳于意仔细诊脉后认为, 淳于司马因饱食之后又驱疾行走, 伤及胃肠所致, 嘱其“为火剂米汁饮之” 。 有个叫秦信的医生听后大笑, 认为淳于意诊断错误, 断言淳于司马在九日后会死掉 。 九天后, 患者在淳于意的调治下痊愈了, 其关键就在淳于意根据其脉象做出了正确诊断 。
 
从“诊籍”所记述的25例病案中可以看出,每案都对发病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治疗方法和剂型亦颇为丰富 。 在治愈的15则病案中, 就有内服、外用、针灸、物理疗法等治法 。 其用药已涉及多种后世常用药物, 如用苦参汤治龋齿、用药酒祛风、用芜花驱虫、用莨菪止痛、用硝石逐瘀、用熏药祛寒、用冷敷泻火等, 这些治法至今仍为中医界所习用 。 而“诊籍”中提到的齐太医所用的“半夏丸”则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使用丸药的记载 。
 
“诊籍”为后世研究淳于意的医学成就、医学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医史文献资料, 在我国医药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