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茶道七条法

正宗龙井新茶,杭州西湖龙井村原产地臻品 。古法焙制,天然高香!
茶道,是中国宋代兴盛的末茶点茶游戏,在镰仓时代(1185~1333)传到日本,并逐渐本土化,到了室町时代中期,足利幕府将军义政的时代,一休禅师的弟子村田珠光在修业期间,悟出了佛法诸像也可从日常茶饭中的茶汤作法中求得,参悟茶禅一味 。
将茶汤改为“茶之汤”,是日本茶道的开始 。
茶汤之道,从此作为一种日常生活艺术,也是一种礼节与社交规范,直接影响了中世以后日本的文化与文明 。
与父母一起来日本体验一下日本茶道文化吧,相信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哦~
茶道千家千家(せんけ)是以千利休为流祖的茶道流派 。在表千家四代家元江岑宗左的《千利休由绪书》中提及:“千家”之名,取自千利休的祖父田中千阿弥之名,改为千姓 。
利休死后,千家由长男千道安继承,道安没后,本家断绝 。利休的养子、女婿千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了千家 。
宗旦的次子宗守曾担任松平家的茶头,辞官归隐后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茶室官休庵 。三子宗左继承了不审庵,不审庵原本是利休的茶室,先传给了儿子少庵,然后又给了宗旦 。
宗旦将不审庵传给宗左后,又在不审庵的北侧后方建造了今日庵茶室,后将这个茶室给了四子宗室,因为不审庵位置在今日庵的外面,所以世称“表千家”,而今日庵则以“里千家”之名传世 。
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存续至今,被世人称为“三千家” 。
表千家的象征为茶室不审庵,利休以“不审花开今日春”的灵感创立了这间茶室,表千家的四代家元江岑宗左在宽永十九年(1642年),因为高超的茶道修为,被纪州藩初代藩主德川赖宣聘为茶头,直到明治时代为止,表千家的历代家元都是纪州德川家的茶头,享有中级武士的待遇,拥有二百石的俸禄 。
随后,表千家的茶道,从藩主一直风行到普通百姓,现在表千家的茶道依然很盛行 。在和歌山城下的和歌山市三木町,还有纪州藩表千家的宅邸遗迹的石碑,记录着这一段光辉的岁月 。
因为这样的关系,表千家与很多贵族公卿都有很好的交往 。值得一提的是,表千家与和纪州德川家关系密切的三井家族也因此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
明治维新后茶道一度衰落,表千家因为有了迅速发展的三井家族的支持,度过了危机,迎来了重兴 。
之后,日本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了修习茶道这一内容,修习茶道作为一项固有修养的内容在公众层面被推广,茶道不仅开始被一般日本国民所接受,并进一步向海外普及,如今已成为最能代表日本的传统文化而备受世界瞩目 。
茶之心茶道,从本质上是在教人到自然之中如何顺应自然 。
学习茶道,不只是学习点茶的方式,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心灵日渐丰富,这仅仅依靠语言是不易解释明白的,却是茶道带给人最重要的财富 。
在茶道的学习中,磨练自己的心性是最重要的 。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 。
“和”指在茶道的世界里,人人平等,要互相认可,彼此尊让;
“敬”是茶会主客双方的相互尊重;
“清”包含了茶室内外环境、清洁,心灵的清净;
“寂”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之心境 。
如何练就这样的茶之心,在表千家的学习中,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礼、步法、洗茶筅、叠帛纱、擦茶碗、奉茶等具体的动作,一步一步地接近茶道之心 。
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熟练也没关系,即使到最后,动作还是很笨拙也没关系,只要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了就可以 。
利休规定的茶道七条法,在表千家的日常茶道学习中反复被提及:
1.茶室插花要如同开在原野中 。
2.烧水的炭要充足 。
3.夏天的茶事要让人感到凉爽 。
4.冬天的茶事要让人感到温暖 。
5.赴约要守时 。
6.凡事应未雨绸缪 。
7.关怀同席的客人 。
不仅在茶道空间,在现实的生活中,也要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
【千利休:茶道七条法】说起茶道,就想提一下这太阁园里的一位神秘的男爵藤田传三郎 。
酿酒业豪商出身的他作为日本旧时几个赫赫有名的财阀之一,曾经威慑整个日本关西地区 。
藤田家业位于风景如画的网岛町,他于1909年在该处兴建三座现代和风建筑,作为自己和儿子的居所 。
位于大阪市中心淀川河畔的藤田宅邸,曾也是藤田家族的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心 。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大阪市中心,倒反而成为了一处绝秘的世外桃源 。
据说这位男爵常不惜重金购置茶具,甚至先后拜于武者小路千家流与里千家流门下,潜心研习品茗之道 。
更在自己的宅邸特设多间举行茶道仪式的茶室,这所有的一切之因爱茶 。
因此你们可以带着父母来体验一把男爵最爱的日式茶道 。相信父母会很感兴趣哦~
古拙稚朴,男爵他还将茶室空间缩小,入口放低,这样无论任何身份入内都得低头折腰,意为凡入内者皆坦诚平等相见 。
优雅的日式庭院始终和茶道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程度的联系 。茶室外日式庭院一花一木的设计充满着日式美感,将自然与茶道结合的美到无与伦比又耐人寻味 。
茶室内不光是龛室、茶具、茶勺更透着古拙稚朴 。
茶道老师虽已上了年纪,但点茶的动作丝毫不含糊,先温润茶碗和茶筅,置入茶粉,注入热水,茶筅轻轻拂动茶粉,水粉交融,随后手腕逐渐加速,最后一气呵成 。
黄绿色的茶汤上泛着细腻的茶花(泡沫),浅尝一口,茶香滋味浓厚略带涩味,最后在口中神奇地转化为清新的海苔香气 。
还有这家从日本天正年间开业至今,在平等院表参道上的茶屋已经有500年以上的历史 。
店内现在依然能品尝到将军家御用的最顶级抹茶“献上初昔”,穿越时间传达出“三星园上林三入”本店宇治茶一路走来沉淀的悠悠茶香 。
“茶师上林三入”是三星园代代传承的名号,至今已经是第十六代 。十六代目的本名是田中守,“守”这个名字,也奠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
店里的茶室挂着日本古学派伊藤仁斋亲笔书写的两个字:守道 。
不论是茶道还是其他有名的日本传统技艺,“道”代表了一项工艺的专一性,也代表了一脉相传的延续性
不因时间而改变,却因时间而显得宏大 。
“初昔”是这五百年老店的镇店之宝,虽然三星园也开启了网路贩卖,唯独这一款茶叶,只有在京都的本店店内才能现场购买 。
在其他茶铺决定投入工厂化规模化制造的时候,三星园依旧坚持小量贩售,以传统方式制茶 。
“装在茶碗里的抹茶,是自然的茶;瓶子里的抹茶,是加工饮料 。三星园的茶,隔夜就不能喝了,而瓶子里的茶,一年后也还能喝 。”
店里没有一台机器,这里的每一株茶叶从采摘到碾制全部由手工完成 。茶叶从契作农家送到店里,田中先生便要亲自挑选,先要将茶叶和茎跟叶脉上分离下来,接着再花上几小时的时间将茶叶磨成细粉 。
店里保存了500年来家族相传的制茶道具,还包括了与春日局、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伊达政宗等名门大家往来的书信 。
身为茶师的他,不忘初心,一生从一 。
现代茶师或许不再需要配刀,但每一次沏茶依旧都是倾尽全力的匠心之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