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比较有名气的面食

山西人的日常面食可分为以下几类:
蒸制面食: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 。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 。馒头分为花卷、刀切馍、圆馒、石榴馍、枣馍、麦芽馍、硬面馍等 。杂粮蒸食有晋北晋中吕梁的莜面烤佬佬;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鱼鱼 , 另外还有包子、稍梅等 。
煮制面食:山西的煮制食品极为丰富 , 因其制作方便 , 又可汤菜结合 , 方便实惠 , 因此流传甚广 。面条类有扯面、龙须面、刀削面、转盘剔尖、刀拨面 , 包皮皮等 。山西老百姓哪一天没吃顿面 , 似乎这一天就没吃饱 。在煮制面食中 , 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 , 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 。家庭主妇们托起揉好的面团 , 站好优美的姿势 , 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 , 鱼跳龙门 , 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 。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 , 深受人们喜爱 。在今天北京 , 汇集大江南北的风味菜系 , 但山西刀削面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 大街小巷不时地可以看到山西刀削面馆 。
烹制食品中 , 还有很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手工煮食 , 如猫耳杂、小撅片、捻鱼、豆面流尖、煮花塔 。除此之外山西面食还有煎烤制面食 , 如烙饼、煎饼、锅贴水煎包、焖面、焖饼等 , 还有炸制类食品 , 如麻花、油糕等 。
山西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 。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 。过生日吃拉面 , 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 , 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 , 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 , 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 , 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
日本友人明星食品株式会社长卜厚昌元先生考察山西面食后说:“世界面食在中国 , 中国面食在山西 , 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 。”确实 , 山西作为面食的集大成者 , 对中外饮食文化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
下关中、留西洋的山西面条
陕西歧山挂面一直誉亭中外 , 它是山西面食的一个分支 。清代道光年间 , 山西稷山县马金定兄弟千里迢迢 , 去歧山做挂面生意 , 字号叫“顺天成” , 直到今天 , 歧山挂面还沿用这个老字号 。过去的皇家贡品 , 如今蜚声海外 。
公元13世纪 ,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 , 沿着“丝绸之路”将面食传入意大利 。后来 , 意大利人也喜欢上了面条 , 将面条种类发展到了四百多种 , 大多是空心面 , 粗者如指 , 细者如丝 。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通心粉” , 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
面条的引进把游牧文化对于面粉的地一塑造——面包 , 拓宽到一个新的领域 , 就像西方人说的 , 既多了一种吃的方法 , 又解决了面粉的储存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 当今的意大利不仅成为空心面的出口国 , 而且向我们大量出口生产面条的成套设备 , 看来 , 我们的“擀面杖”面临的现实是何等严峻 。
刀 削 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 , 因其风味独特 , 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 , 因此得名 。用刀削出的面叶 , 中厚边薄 。棱锋分明 , 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 , 软而不粘 , 越嚼越香 , 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 , 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 , 享有盛誉 。
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 , 水、面的比例 , 要求准确 , 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 , 打成面穗 , 再揉成面团 , 然后用湿布蒙住 , 饧半小时后再揉 , 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 , 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 。刀 , 一般不使用莱刀 , 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 。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 , 右手持刀 , 手腕要灵 , 出力要平 , 用力要匀 , 对着汤锅 , 嚓、嚓、嚓 , 一刀赶一刀 , 削出的面叶儿 , 一叶连一叶 , 恰似流星赶月 , 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 , 面叶落入汤锅 , 汤滚面翻 , 又象银鱼戏水 , 煞是好看 , 高明的厨师 , 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 , 每个面叶的长度 , 恰好都是六寸 。吃面前 , 能够参观厨师削面 , 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 , 也是多种多样的 , 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 , 并配上应时鲜菜 , 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 , 再滴上点老陈醋 , 十分可口 。
拉 面
拉面 , 又叫抻面 , 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 。相传 , 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 , 因有“福山拉面”之称 。拉面传入京都 , 受到皇帝的赞赏 , 赐名“龙须面” , 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 。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 , 无从考究 。但山西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 , 却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 。至今晋中、晋北一带 , 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
制作拉面 , 首先要求配料准确 。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 , 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 , 食盐一钱五分 , 碱面五钱左右 。和面时 , 打出面穗 , 揉成面团 , 兑水扎软 , 饧半小时后 , 加碱水揉匀 , 然后慢慢揉成长条 , 合拢旋成麻花形 , 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 , 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 , 去掉两头 , 双手各执一端 , 上下抖动 , 用力抻拉 , 拉开 , 并拢 , 再拉开 , 再并拢 。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 。下锅时 , 一一手执两头 , 一手钓中间 , 掀去头尾 , 落水煮熟捞出 , 浇上调料即成 。高明的厨师 , 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 , 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根 , 细着银丝 , 根根不乱 , 连接起来 , 竟有十二华里长 。【山西比较有名气的面食】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